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支队伍里不能有胆小鬼,更不能有心怀异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异梦的人。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在新时代浪潮中,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当以“有为”立身,在时代考卷上书写责任与担当。
摒弃思想“躺平”,以“愿为”照亮前行灯塔。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躺平”心态是青年干部成长的绊脚石。在基层工作的琐碎中,在攻坚克难的险阻前,“愿为”的热忱是破局关键。黄文秀放弃大城市优渥条件,回到家乡将青春献给脱贫事业,源于她愿为家乡发展、为乡亲幸福拼搏的赤子之心。青年干部当以先进典型为镜,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怀揣“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奔赴急难险重一线,让愿为的火种,点燃干事有为热情。
拒绝本领“恐慌”,以“能为”夯实实干根基。新时代新挑战,对青年干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数字化政务、乡村振兴新产业等工作,“本领赤字”会让干部陷入被动。要像海绵吸水般学习,向书本求知、向实践取经、向群众问计。年轻的“土专家”“田秀才”们,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不断钻研种植技术、电商运营,用专业能力赋能乡村振兴。青年干部应立足岗位,补短板、强弱项,在学中干、事中练,让“能为”的底气,支撑起责任担当。
破除思维“定势”,以“善为”开拓创新格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墨守成规难破困局。在基层治理中,从“政府独唱”到“群众合唱”的转变,在乡村振兴中,从“输血”到“造血”的探索,都离不开善为的智慧。,基层干部要打破传统农村建设思维,在工作中善用新方法、新路径,让善为的巧思,解锁发展新可能,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愿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初心,“能为”是勇于担当的底气,“善为”是“为民开新路”的智慧。青年干部当以三者为抓手,以“有为”之姿,答好时代考题,筑就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让青春在基层淬炼中绽放绚丽之花。(庆云县庆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