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聚天下英才 凝发展合力
时间 :   2025-08-14 19:0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肖照露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谁能抢占人才高地,谁就掌握发展的主动权。重视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既是夯实发展根基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事业向前的战略选择。


“筑巢”引才,做好人才的“护航员”。“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圳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让每一位来深建设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活力,生动诠释了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发展姿态,集中体现了对各类人才的高度重视和诚挚接纳。故而,我们只有打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人才,让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一方面,引才要有针对性和包容性,紧扣地方主导产业、重点领域的实际需求,定向招揽人才,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桎梏,不看“帽子”看实绩,不重头衔重贡献。另一方面,要打造“全周期服务”生态,从住房、医疗、教育等关键小事入手,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人才在干事创业中获得成就感、归属感,真正实现工作顺心、生活安心、发展有信心。


“深耕”育才,做好人才的“培养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育不能“大水漫灌”,需要“深耕细作”。在苏州“工匠学院”推出的产教融合模式中,博世汽车与苏州职业大学共建学院,由企业工程师带课题授课,学生则直接参与产线技改,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因此,我们要建立量身定制的培育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人才的成长规律,搭建“墩苗历练”的实践平台,让科技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挑大梁,让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让技能人才在产业革新中练绝活。同时,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给人才“松绑减负”,允许“试错容错”,让他们有时间、有空间深耕专业领域,真正从“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成长为“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放手”用才,做好人才的“练兵场”。“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有的地方动辄抛出重金引才,盲目抢人,却因产业定位与人才专长脱节,导致“引得来却用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把人才当摆设,重引进轻使用,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华为推出“天才少年”计划,为顶尖人才设计“一人一策”成长路径,候选人将享受项目自主立项权、高额研发经费支持,以及破格晋升通道,让顶尖人才定义赛道。所以,用好人才的关键在于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我们要敢于搭台子、压担子,让人才在适合的岗位上释放潜能,大展身手,同时要尊重人才,保障人才在科研决策、资源分配中的话语权。唯有让人才感受到被需要、被重视,才能激发他们愿干事、干成事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人才与发展的同频共振。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我们要以系统思维做好人才文章,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条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持续激活人才的创造活力,让每一匹千里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让每一位实干者都有施展自己的舞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引擎”,书写人才引领发展的新篇章。(莱西市院上镇人民政府:肖照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