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委组织部迎来建部100周年。回望百年来时路,从1925年五龙潭畔那座二层灰砖小楼里山东地执委组织部的星火初燃,到今日齐鲁大地组织工作的蓬勃气象,山东组织工作穿越百年风雨,始终以“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之姿,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锤炼忠诚之魂,答好政治“必答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是山东组工百年征程里最鲜明的政治底色。从王尽美、邓恩铭于大明湖畔播撒革命火种,到白色恐怖中赵健民、刘仲莹在莱芜鹁鸽楼“千里寻党”重建省工委;从抗日烽火中在沂蒙腹地浴血坚持,到解放战争时坚决响应“向北发展”号召,抽调六千精兵强将支援东北战场。组工干部必须赓续忠诚血脉,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面对风浪考验坚如磐石,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恪守公道之本,答好用人“基础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山东组织工作始终将公道正派作为选人用人的生命线。从山东分局组织部在莒南“小延安”时期坚持“才德兼备、任人唯贤”标准锻造抗战骨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又红又专”选人用人标准;从改革开放后率先建立选调生制度、深入推行干部“四化”方针,到新时代精准科学选用干部;公道这把标尺始终丈量着齐鲁组工的价值取向。组工干部必须坚守公道正派原则,始终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树牢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注重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激发创新之能,答好务实“加分题”。山东组织工作的百年史,也是一部守正创新、求真务实的奋斗史。“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全国瞩目的“莱西会议”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工作格局;在青岛吹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度选人”的时代号角;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走向全国,“人才兴鲁”战略加速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每一次紧扣时代脉搏的探索与突破,都是山东组工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组工干部必须勇立潮头,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破解干部、组织、人才工作的重难点问题,推动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百年薪火,代代相传;时代考卷,常答常新。站在新时代
的历史坐标,全省组工干部必将从百年部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自觉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扎实践行“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部风”,以“又踏层峰辟新天”的锐气,“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担当,奋力谱写山东组织工作新篇章。(八湖镇人民政府:张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