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卸下无形大山,挺起实干脊梁
时间 :   2025-08-07 17:2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邱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形式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敌,是压在基层干部肩头的“无形之山”。从“指尖上的负担”到“痕迹主义”的泛滥,从“层层加码”的考核到“空转虚耗”的会议。唯有从源头破题,方能斩断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根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实干担当。


校准“指挥棒”,以科学考核破除虚功之累。当基层工作陷入“材料厚度等于工作力度”的认知窠臼,形式主义便如藤蔓疯长。检查必查台账,考核先看留痕,导致基层“工作未动、材料先行”。干部疲于填表造册,精力耗在“包装”而非“实干”上,此非尽责,实为失职。因此,需要重构评价体系,要砍掉华而不实的台账报表,将“解决了多少矛盾”“引进了多少项目”“办成了多少实事”作为评价干部工作的硬指标,让“会写不会干”者让位,“能干不善说”者上位。


厘清“责任田”,以权责重构搬走甩锅之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局背后,是权责体系的深层断裂。职能部门借“属地管理”之名,将工作压向乡镇,致基层“小马拉大车”,权责严重失衡。根治之道,在于推动权责对等。因此,必须织密制度防线,制定基层权责清单,厘清责任边界,对随意摊派者亮牌问责。推行“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赋予基层考核评价权,使“哨声”成为集结令。当权责归位、协同顺畅,基层方能从“无限责任”中解脱,凝聚起共治合力。


锻造“铁肩膀”,以组织担当激扬实干之风。形式主义久治难愈,与部分干部“精气神”消解密切相关。“干得越多,错的越多”的现实困境,使一些干部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文件层层批转却无人拍板,会议反复召开却不作决策,看似履职,实则避责。因此,减负更要赋能,关键在为干部撑腰鼓劲。要细化容错清单,对因敢抓敢管得罪人、敢闯敢试遇挫折的干部,要公开正名、大胆使用,让“洗碗者”不惧“摔碗责”,让组织关怀成为干部干事创业最坚实的后盾。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是为跃升。当干部彻底告别“白天填表格、晚上整台账”的疲态,当基层不再为“责任无限、权力有限”而叹息,这股被形式主义压抑已久的磅礴力量,必将化作民族复兴征程上的时代洪流!(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人民政府:邱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