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职普融通是塑造创新人才的关键要素
时间 :   2025-08-06 18:3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志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当今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职普融通作为一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正逐渐成为塑造创新人才的关键要素,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是打破教育壁垒,融合多元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明显的界限,职业教育侧重于技能培养,普通教育则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种分割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职普融通打破了这种壁垒,将职业技能与普通文化知识有机融合。


以某中学开展的职普融通项目为例,学校在普通课程的基础上,引入了计算机编程、机械制造等职业技能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数学、物理等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技能。在一次科技创新比赛中,学生们运用所学的数学建模知识和编程技能,设计出了一款智能环保监测设备,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并进行分析。这一成果充分展示了职普融通下学生多元知识体系的优势,他们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二是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往往源于实践。职普融通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实际工作场景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中,学生们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们要对故障车辆进行诊断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这种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的学生通过改进维修工艺,提高了维修效率;有的学生则设计出了新的汽车零部件检测工具。这些创新成果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同时,职普融通还鼓励学生将职业技能与普通教育中的创新理念相结合。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绘画、设计理论等普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掌握了3D建模、动画制作等职业技能。他们将艺术创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如虚拟现实艺术作品、互动式广告等。


三是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就业概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普融通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某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职普融通项目,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创新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毕业后,这些学生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据统计,该职业院校职普融通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而且很多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


职普融通通过打破教育壁垒、培养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为塑造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它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培养出具有多元知识体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职普融通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贵州省剑河县卫生健康局:潘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