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烽火记忆淬初心 复兴征程砺担当
时间 :   2025-08-05 22:3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宋文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赓续这份融入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激发奋进之志、凝聚磅礴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深植精神沃土,洞悉时代价值。为何在和平发展的今天仍需高擎抗战精神的火炬?从历史深处看,抗战精神是民族存亡关头迸发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面对强敌时“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立足当下,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关键期的交织叠加,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精神懈怠、斗争精神弱化现象,恰如总书记警示的“软骨病”“恐惧症”,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根基不牢。抗战精神正是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的“营养剂”。昭示我们:越是接近目标,越需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越是风高浪急,越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因此,必须将传承抗战精神作为固本培元、淬炼初心的重要工程,依托资源深化教育,讲好抗战故事。


砥砺奋斗之志,熔铸实践品格。抗战烽烟中,无数青年肩挎钢枪、血沃疆场,以青春许下保家卫国的铁血誓言;新征程上,我们肩负的使命薪火虽换了战场,但其千钧之重一脉相承。新时代赓续抗战精神,关键在躬身实践、锤炼本领、凝聚合力,对于青年干部而言,是锻造钢筋铁骨、勇担复兴大任的必由之路。青年干部要系牢理想信念“第一粒扣子”,摒弃镀金心态和身入心未至的不良作风,主动下沉乡村振兴、矛盾调处等基层“练兵场”,在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要锻造攻坚克难“硬核本领”,传承抗战烽烟中的智慧与坚韧,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在挑战中磨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识,弘扬“四万万人齐蹈厉”的伟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传承不息薪火,照亮复兴征途。伟大抗战精神,不仅照亮了我们浴血奋战的峥嵘来路,更以其炽热光芒,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指引着壮阔前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员干部当自觉成为这精神火炬的擎举者与传递者,将其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转化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和“事事落实到位”的实干作风。赓续精神血脉绝非空谈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冲锋陷阵、每一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每一个风险挑战前的挺身而出。唯有如此,方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勇气概,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雄关”,奋力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答卷!(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