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翻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抗战的炮火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它更是我们审视当下、定义未来的永恒坐标。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高举抗战精神火炬, 照亮中国式现代化前行之路。
传承爱国情怀,将赤诚之心化为报国行动,始终做到对党忠诚。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烽火点燃;从杨靖宇靠着草根棉絮战斗到最后一刻,到马占山誓死不降……无数中华儿女“慷慨赴国难”,以鲜血和生命诠释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广大党员干部应胸怀“国之大者”,以爱国报国为最大的追求,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涵养报国之心,要将爱国心和报国行融合在一起,始终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要与党同心、与国同频,把爱党和爱国结合起来,始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对党忠贞不渝。要立足岗位职责,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踔厉前行,始终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始终做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先进模范,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血脉、化作点点滴滴的言行,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栋梁之才。
赓续英雄气概,以顽强斗争砺练本领能力,始终做到迎难而上。十四年抗战史,就是一部无比壮丽的英雄史诗。从平型关大捷到血战台儿庄,取得胜利;从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华”妄想到百团大战实现敌后战场的战略突袭……中国军民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决绝和勇毅创造了保家卫国的一次次胜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同样需要这种英雄气魄。党员干部要发扬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在实干苦干、改革创新中激扬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面对前行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拿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始终迎难而上,不惧艰险,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让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更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果。
走好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相信依靠群众,始终践行人民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十四年抗战史,离不开老百姓送军鞋、运粮草全力以赴地进行支持:百姓通过地道战、地雷战,更是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边区军民开荒种地、纺线织布,以自力更生为持久抗战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海外华侨倾家荡产支撑抗战……正是人民群众的牺牲与奋斗才让我们免于亡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抗战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在和平年代,亦是如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地走好走实新时代群众路线,要用好基层调研法宝,多听群众心声,要善于征求群众意见,善于集思广益、汇聚民智,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要不惧艰险,不怕挑战,要始终挺身而出,主动担当,积极负责,夙兴夜寐,夙夜在公,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将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的磅礴伟力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坚定步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定水镇人民政府:朱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