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被一系列数字化指标所主导。这些看似精确的量化数据,实则构筑起党建工作的“电子盆景”——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却缺乏实质内容。这种现象折射出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效应当体现在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上,而非停留在虚拟空间的数字表象。新时代党建工作必须回归本源,以实干为要,以实效为证。
“电子盆景”现象的实质与危害。所谓“电子盆景”,是指部分党组织将党建工作简单等同于线上活动,过度依赖数字化手段,片面追求形式创新的现象。这种倾向背离了党建工作的初心使命,使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无形中被虚化弱化。形式主义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是它消耗基层干部宝贵精力,使其疲于应付各类数字化考核;二是它削弱党建工作实效,导致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出现梗阻;三是它损害党的形象,使群众对党组织产生疏离感。历史经验表明,任何脱离实际的工作方式,最终都会损害事业发展的根基。
回归党建工作本真的实践路径。破除“电子盆景”现象,关键在于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建工作成效应当体现在推动改革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上,而非体现在数字化指标的堆砌上。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摒弃“唯数据论”的倾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次要创新工作方法。数字化手段的运用应当服务于提升工作效率,而非成为工作目的。同时要注重传统工作方法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实地调研、蹲点帮扶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最后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防止形式主义的制度体系,精简考核指标,减少不必要的留痕要求。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形成崇尚实干、讲求实效的鲜明导向。
以实干实效检验党建成果。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衡量党建工作成效,要看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否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只有扎根实际、服务大局,党建工作才能彰显强大生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各级党组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认可。
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建工作的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亮点”,而在于解决了多少问题;不在于设计了多少“盆景”,而在于培育了多少实绩。让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人民政府:李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