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孰能料想,从1921年嘉兴南湖上那艘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穿越世纪风云,历经岁月洗礼,不仅没有在历史的洪流中褪色,反而愈发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堪称人类政党史上的一大奇迹。
百年征程奔涌如潮,激荡出改天换地的磅礴气象;百年大党屹立如松,焕发着跨越时空的青春风华。这份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绝非岁月馈赠的自然生长,而是源于中国共产党“枝叶关情”的人民至上理念、淬炼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在思想的熔炉中持续淬炼,在实践的烈火中反复锻造,在组织的锤炼中不断净化,正是这般千锤百炼的坚守,让这个伟大政党始终保持“清泉石上流”的澄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活力,在时代的浪潮中永葆蓬勃生机,终铸就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蓬勃生命力。
民心所向,奋斗不止。百年前,中国内忧外患,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风雨如晦中诞生,从诞生之初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铭刻于心。从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温暖,到脱贫攻坚战场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守;从抗击疫情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抉择,到抗洪抢险中“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壮举,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切实践背后,是党始终将人民需求作为奋斗方向的初心坚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表述在变,本质未改,人民始终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久弥新。面向未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党始终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我革命,永葆青春。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以“十年磨一剑”的坚韧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刮骨疗毒”的魄力书写自我革命新篇章。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进京赶考”的著名论断,警示全党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资本的“糖衣炮弹”侵蚀和摧毁,磨灭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党通过整党运动清除思想杂质,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新时代以来,从“打虎”、“拍蝇”、“猎狐”的雷霆行动到中央八项规定的铁腕执行,从脱贫攻坚中的作风整治到扫黑除恶背后的“打伞破网”,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决绝,向腐败问题亮剑,彰显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以“壮士断腕不留憾,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果决和担当,向顽瘴痼疾宣战,展现刮骨疗毒的坚定决心和诠释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正是这种“自身硬”的内生动力,使百年大党恰如浴火凤凰,永葆青春。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自我革命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超越的奋斗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答卷。(惠水县财政局: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