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党员干部要做“枫桥经验”的践行者与创新者
时间 :   2025-08-05 14:0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琇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古语云:“治政之要,在于安民。”枫桥经验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到新时代的“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四防并举、共建共治共享”,始终是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党员干部作为群众的“主心骨”,既要当好枫桥经验的忠实践行者,更要成为与时俱进的创新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作为,让这一“传家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一是扎根群众“零距离”,做枫桥经验的践行者。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依靠群众”,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要主动下沉到社区、村组,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把“群众盼的”变成“我们干的”。比如,针对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小事”,要变“被动调解”为“主动介入”,通过建立“网格员+楼栋长+群众代表”的三级联动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把群众探索的有效做法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让枫桥经验始终扎根于群众的沃土。


二是聚焦问题“解难题”,做基层治理的创新者。新时代的基层治理面临着人口流动加速、利益诉求多元、新兴矛盾凸显等新挑战,照搬老经验、老办法难以适应新要求。党员干部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以创新思维破解治理难题。例如,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民情地图”“矛盾纠纷预警系统”,实现对风险隐患的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在服务模式创新上,可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办理,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此外,针对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如网络纠纷、直播带货维权等,要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填补治理空白,让枫桥经验在解决新问题中不断丰富发展。


三是坚持党建“强引领”,做治理效能的提升者。党建是枫桥经验的“根”与“魂”,只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才能确保枫桥经验的正确方向。党员干部要强化党建引领意识,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把党员、群众、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格局。要推动党组织向网格延伸,让党员在网格中亮身份、践承诺,成为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主心骨”。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的协作,引导其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生动局面。同时,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践行和创新枫桥经验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推动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枫桥经验的实践与创新,既是时代赋予党员干部的使命,也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只要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群众、勇于创新、强化引领,就一定能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贵州省从江县信访局:王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