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正经历着台风、暴雨、泥石流等灾害的严峻考验。值此紧要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一切“花架子”“假把式”扫地出门,真刀真枪、实打硬拼,把党旗牢牢插在防汛最前沿,让党员身影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定海神针”,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在防汛救灾一线淬炼“真金”,摒弃“虚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洪涝等自然灾害是检验党员干部成色的“试金石”,是锤炼过硬本领的“磨刀石”。有的党员干部将“预警”当“冲锋号”,闻“汛”而动,精准研判风险,逐村逐户制定“逃生图”“救命策”,暴雨来袭时能迅如闪电、忙而不乱,最大限度护佑百姓平安。然而,也有个别党员干部却将“关键期”视为“平常日”,心存“哪有那么巧”“我这儿不会有事”的鸵鸟心态,预报预警充耳不闻,风险排查敷衍了事,一旦洪水破门,便如“热锅蚂蚁”,手足无措;更有甚者,第一反应竟是“捂盖子”“甩包袱”,试图“金蝉脱壳”。防汛救灾,容不得半点“虚火”。党员干部要摒弃一切侥幸与懈怠,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极端负责态度,练就“火眼金睛”识风险,锻造“钢筋铁骨”扛重担,在实战中淬炼真本领、硬作风。
在防汛救灾一线架起“连心桥”,莫筑“隔心墙”。危难时刻,党员干部的身影就是群众眼中的“诺亚方舟”。内蒙古武川县东坡村支书徐瑞,洪水倒灌时争分夺秒,49分钟安全转移32名村民,自己却险被激流吞噬;河北易县孝村支书郭晓春,面对邻村呼救,毅然调派铲车,在齐腰深水中劈波斩浪,救民于危难。这样舍生忘死、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在灾区不断上演,这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生动的注脚,是血肉联系最真实的写照。然而,若平时作风漂浮、漠视民情,洪水来时,“连心桥”便可能断裂,“隔心墙”或将高筑。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不仅是抢险,更是重塑信任、凝聚人心的关键时刻。要厚植“我将无我”的赤子情怀,用“冲锋在前”的身影换取信任,用“舍我其谁”的行动引领方向,真正把“人民”二字镌刻在防汛救灾的每一个脚印里。
在防汛救灾一线勤做“复盘课”,力戒“健忘症”。防汛救灾的终点,绝不止于“雨过天晴”。每一次灾害,都是一堂沉重的“复盘课”。灾后恢复重建,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深挖根源、刮骨疗毒。无论是排水管网“肠梗阻”、河床淤积“大肚腩”、山体脆弱“骨质疏松”等硬伤?还是责任层层“空转”、预案束之高阁、值守形同虚设、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等人为“软肋”?必须一查到底。该“通络活血”的工程,刻不容缓;该“壮士断腕”的问责,决不姑息。党员干部要力戒“健忘症”,善做“有心人”,从灾前预警、临灾响应、抢险救援到灾后重建,全过程复盘、全链条梳理,抽丝剥茧找规律,举一反三堵漏洞,构建一套立足本地、科学精细、高效管用的防汛救灾“作战体系”,努力让群众少受灾、不受罪,在风雨来袭时拨云见日,守护好万家灯火。(中共龙口市委组织部:李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