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乃国之根本,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行动指南,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坚定不移的决心,奋力书写民生建设的优异答卷。
以初心为锚,织密社会保障公平网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党员干部践行使命的精神坐标,更是构建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作为守护民生的“安全网”与稳定社会的“压舱石”,社会保障承载着民众对安居乐业的深切期盼。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需坚守为民初心,确保制度覆盖无死角、保障无盲区。一方面,强化社会保险的核心地位,通过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稳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让更多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实施精准补贴政策,为其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的低收入群体认定机制,实现救助资源精准投放,真正做到应保尽保,让社会保障的温暖照进社会每个角落。
以恒心为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群众福祉。唯有持之以恒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动态更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将群众关切的新增服务项目及时纳入保障范畴;推行常住地服务供给模式,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领域,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力争五年内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让城乡学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医疗领域,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以久久为功的毅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以决心为舵,拓宽基础民生服务普惠边界。基础民生服务的普惠程度,彰显着社会文明与温度。党员干部需以坚定决心,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品质。教育层面,加速推进优质普通高中建设,改善县域高中办学条件,优化高等教育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材;医疗领域,实施基层医疗强基工程,加大设施建设与人才培育投入,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大力发展普惠托育与养老服务,增加托育机构供给,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让儿童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民生服务惠及千家万户,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