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眼睛向哪里看,工作就向哪里干,“向上看”旨在吃透上情,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各项决策部署,“向下看”则是深入了解群众诉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然而,个别党员干部片面讲求“向上看”,做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从而衍生出“眼睛向上”、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问题。
“照搬上级”不作为,机械教条要不得。诚然,对标对表落实上级政策要求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对标对表不等于“上下一般粗”的生搬硬套、僵化执行。反观个别干部,打着“完整准确贯彻上级精神”的幌子,将上级文件换个抬头向下“一传了之”,不仅使好的政策“悬在空中”难以落地,久而久之还会滋生不担当不作为风气,影响办事效率和治理效能。破除此类看似“对上负责”、实则“敷衍塞责”的“击鼓传花式”形式主义,需要党员干部打破思维定式、破除路径依赖,当好政策文件“解码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细化上级政策措施,“量身定做”实施细则,使“天线”与“地气”精准对接,最大限度释放上级政策“红利”。
“对上表演”假作为,耍花架子要不得。在个别干部看来,群众意见不是评判工作干得好不好的主要因素,关键在于上级有没有看到、领导满意不满意,将干工作异化为“对上表演”,整天捂着“乌纱帽”钻营如何往上爬,沉浸于“轰轰烈烈搞形式”,费尽心思在上级面前标榜“虚绩”、拔高“伪绩”,谈成绩时浓墨重彩,讲不足时轻描淡写,纸面上花团锦簇,实际上无所作为,这种“假”工作不仅伤了群众“真”感情,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干部政绩大小、工作得失,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有实实在在当好人民“勤务员”,拎着“乌纱帽”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向下看”,设身处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让党放心,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大干快上”乱作为,刷存在感要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然而,总有一些干部为谋求个人升迁急于出显绩、留痕迹、拔头筹,有的“投上所好”,“成绩”抢跑在工作前,“经验”跑在实效前,“活没干嘴先吹”;有的讲求“唯效率论”“唯速度论”,揠苗助长、帮蝶破茧,什么能凸显政绩就做什么,什么能快速出政绩就做什么,搞破坏式开发、掠夺式经营,结果让一个人的“政绩”成为几代人的“包袱”。党员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跳出“对上不对下”的泥淖,想清楚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切实让政绩答卷更有厚度、发展答卷更有高度、民生答卷更有温度。(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赵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