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给绿水青山“开个价”
时间 :   2025-10-11 20:3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好风景也能当饭吃,关键是怎么给它“开个价”。福建将乐县常口村,把村里的好空气做成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卖了14万多块钱。村民们拿到钱,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也改变了大家“靠山吃山就得砍树”的老想法。事实证明,保护环境不只是花钱,只要思路对,绿水青山就是一座金山。


绿水青山不能只当成“古董”看着,那填不饱肚子。得把它当成“资产”用起来,才能变成钱。现在的环保,不是光“不准砍树”就够了,需要干部们多动脑筋。常口村的干部就不是光看着林子,而是主动想办法,琢磨怎么让好空气挣钱。他们把看不见的生态价值,变成了能卖钱的“碳票”。从“守着”到“经营”,这个想法一变,就把资源用活了。


好政策、好资源要变成钱,关键得有个能干的带头人。“碳汇”“碳票”这些词,老百姓听不懂。但村干部邓万富这样的人,却看到了机会。他们不等不靠,主动找到交易中心,把村里的林子当成好东西去推荐,拿下了全国“第一单”。这就需要干部们,既要了解上面的新政策,又要敢想敢干,带村民第一个吃“螃蟹”。有了他们牵线搭桥,沉睡的资源才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发钱”,才是最好的“护林员”。喊一万句口号,不如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常口村一张“碳票”就卖了14万多,这下“卖空气能挣钱”成了全村人的共识。这个方法好就好在,把环境的“看不见的好处”,直接变成了村民“看得见的收入”。保护环境能挣钱,村民们自然就从“要我护林”变成了“我要护林”,大家一起把林子看得更好了。这么一来,钱挣到了,环境也好了,一举多得。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要靠人去想办法!各级领导干部,应学学常口村,脑子再活一点,不光要会“看树”,更要会“算账”。大家都行动起来,多试试“林业碳票”这些新路子,把好山好水,真正变成老百姓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入!(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