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从国际防灾合作看基层安全治理的“大智慧”
时间 :   2025-05-19 19:1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高梅英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5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上强调,中拉双方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携手应对自然灾害。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更为基层安全治理提供了深刻启示。作为乡镇工作者,我们从中看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找到了做好基层安全工作的“金钥匙”。


中国向加勒比国家派遣38批次医疗队的坚持,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重在“常”“长”二字。在基层,我们建立了“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三级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每周的隐患排查、每月的应急演练、每季的安全培训,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正是构筑安全防线的基石。


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向拉美国家提供超过3亿剂疫苗的壮举,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在基层同样熠熠生辉。汛期当时,各地遭遇特大暴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自发组织互助,企业捐赠救灾物资,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安全协奏曲”。这让我们明白,安全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中拉防灾减灾合作中体现的科学精神,也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推动“智慧应急”建设,为地质灾害点安装监测设备,建立防汛预警系统,用科技赋能安全治理。同时,保留铜锣、口哨、广播等传统预警方式,实现“土办法”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让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从国际合作的宏大叙事到乡镇工作的具体实践,“安全”二字的分量同样沉重。当前正值汛期,我们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落细,用基层的“小平安”服务国家的“大安全”,让“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高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