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田野,稻浪金黄,秋收既是农户一年辛勤的收官,更是基层人员担当作为的“主战场”。从应对天气变化保障粮食收割,到解决存储销售难题守护丰收成果,再到谋划后续农业发展夯实增收基础,基层人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秋收各环节践行使命,让担当二字扎根乡土、惠及农户。
基层人员的担当,是“与天抢时”的应急行动力,为颗粒归仓筑牢防线。秋收季天气多变,降雨、降温等突发情况易影响粮食收成,基层人员始终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主动靠前作为。针对留守农户、缺劳家庭等特殊群体,渤海路街道组建专项帮扶力量,在不利天气来临前,抢时间、赶进度,统筹农机资源、调配人力,确保应收尽收;面对天气预警,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快速响应调度,将“雨前抢收”“霜前归仓”的紧迫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减少天气对秋收的影响。这种担当,是面对风险时的果断决策,是心系民生的责任坚守,让农户在应对自然挑战时多一份安心,少一份焦虑,切实守住粮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基层人员的担当,是“为民解忧”的服务主动性,为丰收成果保驾护航。秋收不止“收得快”,更要“存得好、卖得好”,渤海路街道始终围绕农户需求,把服务延伸到秋收全链条。聚焦粮食存储环节,主动排查农户面临的晒场不足、通风条件差等问题,通过协调闲置场地改造临时晒谷点、调配通风设备等方式,解决存储难题;针对卖粮过程中的渠道不畅、价格不稳等顾虑,积极对接收购企业搭建稳定供销渠道,探索线上销售、品牌推广等新模式,帮助农户拓宽销路、提升收益。这种担当,不是被动等待诉求上门,而是主动发现问题、靠前解决难题,让丰收的喜悦不打折扣,让农户种粮的信心更足、底气更硬。
基层人员的担当,是“着眼长远”的谋划前瞻性,为乡村农业铺就未来路。秋收并非终点,而是下一季农业生产的起点,基层人员始终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将秋收工作与后续发展紧密衔接。围绕秸秆处理、冬种规划等关键问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方案:针对秸秆处理难题,推广绿色处理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针对冬种作物选择、技术应用等需求,组织农技培训、引入优质品种,为农户提供专业指导;同时,搭建农户、农技人员、市场主体间的沟通平台,凝聚共识、整合资源,谋划特色种植、订单农业等发展路径。这种担当,跳出“只看眼前秋收”的局限,以“既管当下、又谋长远”的思考,为土地持续产出活力、农户稳定增收搭建桥梁,让乡村农业发展既有“丰收当下”,更有“长远未来”。
从抢收时的应急冲锋,到服务中的贴心保障,再到谋划时的深谋远虑,基层人员的担当始终与秋收同频、与农户同心。没有特定个体的具象叙事,却有无数基层人扎根乡土的共同坚守;没有具体事件的细节描绘,却有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行动轨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是这种普适性的担当,把“为民服务”的初心种在土地里,把“实干兴农”的使命融入秋收中,让每一季丰收都更有温度,让乡村发展的每一步都更坚实。(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