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干部作为政策落地的“执行者”、群众需求的“回应者”,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从数字化转型到风险防控,从乡村振兴到民生服务,都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把干部培训抓实抓细,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从“填鸭式教学”转向“实战化练兵”,才能让干部在培训中补短板、强本领,真正成为敢担当、善作为的“行家里手”。
干部培训要“靶向发力”,让内容“贴紧需求”。培训不是“走过场”,更不能“一锅烩”,只有精准对接干部的“能力缺口”与岗位的“实际需求”,才能避免“学用脱节”。对基层干部,要聚焦群众工作、矛盾调解、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开设“田间课堂”“社区实训”,教方法、传经验,帮他们破解“不会做群众工作”“看不懂复杂矛盾”的难题;对窗口单位干部,要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数字化技能开展培训,提升“一网通办”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对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则要重点培训产业规划、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内容,助力他们带领群众找对“致富路”。唯有让培训内容“按需定制”,才能让干部学到“真东西”、掌握“硬本领”。
干部培训要“实战练兵”,让课堂“连着现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的能力不是“听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好的培训应当把“课堂”搬到工作一线,让干部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锤炼过硬本领。可以搭建“实战模拟舱”,针对防汛抗旱、疫情防控、舆情应对等场景开展“沉浸式演练”,让干部在“真刀真枪”中学会处置风险;可以推行“跟班学习制”,安排年轻干部跟着经验丰富的“老基层”走村入户、处理纠纷,在“手把手教”中掌握群众工作技巧;还可以设立“攻坚课题”,让干部带着培训学到的方法,去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集体经济发展等实际难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化理解、提升能力。实战化的培训,才能让干部从“懂理论”变为“会实操”。
干部培训要“常态长效”,让成长“不断线”。能力提升不是“一次性充电”,而是“终身续航”的过程。干部培训不能满足于“集中几天、学完就散”,要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学习机制,让干部在持续学习中跟上时代步伐。可以搭建“线上学习平台”,上传政策解读、案例分析、技能教程等内容,方便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随地学”;可以推行“定期复盘制”,组织干部分享培训后的实践成果、遇到的新问题,在交流研讨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还可以将培训成效与考核、晋升挂钩,把“学了多少”“用得怎样”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倒逼干部主动学、认真练。唯有让培训融入日常、成为常态,才能让干部持续“强内功”、不断“长本领”。(计划乡人民政府: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