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AI换脸诈骗频发,技术狂欢下的安全防线如何筑牢?
时间 :   2025-08-21 17: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杭州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某明星“AI换脸”直播带货事件引发热议,而更令人警醒的是,已有多地出现利用AI声音、视频伪造身份实施的诈骗案件。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 AI 换脸诈骗案环比再增 45%,老年群体受骗占比达 38%,成为主要目标,单笔最高损失达 620 万元(上海某企业高管被骗案例)。香港荃湾 2025 年 4 月破获的诈骗中心,通过 AI 换脸假扮 "美女" 诱导受害人开设虚假电商平台,每周骗款高达百万元,涉及跨境犯罪网络。技术双刃剑效应凸显。一方面,AI工具降低创作门槛,推动影视、电商等行业创新;另一方面,黑色产业链已形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诈骗实施”的完整闭环。例如,有诈骗分子通过10秒语音克隆至亲声线,成功率高达90%。治理滞后于技术迭代。目前,多数社交平台仅对换脸内容打“AI生成”标签,却无实质审核机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虽已出台,但对个人滥用场景的约束仍显模糊。当修改成本趋近于零,如何验证“屏幕对面是谁”成为普遍难题。


破局需多方协同:企业应开发“数字水印”等防伪技术;用户需警惕陌生视频通话要求;立法层面则需明确AI创作责任追溯机制。技术无罪,但监管必须跑在诈骗团伙前面——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数字文明存续的底线。(贵州省从江县秀塘壮族乡人民政府: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