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老问题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老龄化现象出现,特别是农村老年人,为保障农村老年人“食有所安”,各地陆续开办了老年食堂。开办初始,都是得到积极肯定。然而好景不常,多数食堂渐渐停办,农村老年食堂“难以为继”问题需关注。
一是运营收支的失衡。老年食堂多为低收费或免费的福利性质,但现在的副食成本、人力成本较高,“吃好”的成本远超出宣传标准,仅靠餐费难以覆盖其运营成本。
二是安全责任压力大。当前,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及生命保障是基层工作的底线和政治红线。若老人就餐时发生意外,村里往往难以厘清责任、摆脱牵连,因此基层缺乏长期开办的积极性。
三是农村老年人自给能力较强且消费意愿偏低。当前农村老人身体能自理者多能从事简单劳作,蔬菜基本自给,饮食成本不高。加之老年人生活简朴,消费观念保守,食堂收费稍高就会无人就餐。(仁里水族乡人民政府:吴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