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进步与生态保护始终是关键议题。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于安吉余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二十年后的今天,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国发展的肌理,重塑了中国的生态格局与发展模式,同时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宝贵智慧与方案。今年8月15日,正值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让我们深入探寻这一理念的深远影响与时代价值。
溯源:理念萌发与人文根基
“两山”理念的诞生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实践积累。青年时期的习近平,经历七年知青岁月,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中,生态环保意识悄然扎根。此后,在多地任职期间,他始终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考量,不断深化对二者关系的思考。
从1997年在福建三明常口村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到2003年在《浙江日报》相关文章中首次提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逐步构建起关于生态与发展关系的理论雏形。2005年在安吉余村的论断,则正式为“两山”理念奠定基石,明确指出绿水青山本身就蕴含着巨大价值,是自然财富与经济财富的有机统一,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践行:中国的绿色蜕变
自“两山”理念提出以来,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变革。在理念引领下,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曾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被摒弃。
以安吉余村为例,曾经依赖矿山和水泥厂的余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两山”理念提出后,余村痛定思痛,关停污染企业,依托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如今的余村,山峦叠翠、流水潺潺,民宿、农家乐生意兴隆,村民们从“卖石头”变为“卖风景”,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华丽转身,人均收入大幅提升,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典范。
放眼全国,这样的转变数不胜数。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们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将昔日的荒原沙地变为如今的绿水青山,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云南洱海,通过实施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举措,洱海水质明显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曾经因过度开发而受损的生态系统重焕生机,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政策推动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从修订实施“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到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多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完善的法治体系为生态保护筑牢制度根基;从淘汰落后煤炭、钢铁、水泥产能,到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再到坚持源头防控、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管控土壤环境风险等,各项具体行动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全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4%;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中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底色愈发亮丽。
拓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智慧
“两山”理念不仅深刻改变中国,其蕴含的科学理念与实践经验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共鸣,为解决全球生态难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国际舞台上,以“两山”理念为代表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向世界宣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2018年,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考察浙江后,对“两山”理念高度赞赏,希望将中国经验分享给世界各国,激励全球改善生态环境。美国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安德鲁・施瓦兹认为,中国通过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为世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发展模式替代方案,在推动全球面向生态文明转型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这种引领及时且富有远见。
在全球生态治理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退化等,“两山”理念所倡导的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为各国提供了新的思路。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经验,在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同时,探索适合自身的绿色发展路径,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展望:理念指引下的未来蓝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两山”理念将继续引领中国和世界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迈进。在中国,随着对“两山”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的持续拓展,绿色发展将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一方面,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绿色产业集群,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另一方面,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放眼全球,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与世界各国分享“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与经验,携手应对全球性生态挑战。通过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助力其他国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能力,共同守护地球家园,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从安吉余村走向全中国,从中国走向世界,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福祉,更在全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浪潮中,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前行道路。在未来的征程中,相信“两山”理念将持续绽放光芒,引领中国和世界书写更加精彩的绿色篇章,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美好的和谐统一,让地球家园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人民政府:张君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