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立身之本,师风是育人之魂,而职业行为准则则是我们履职的“红线”与“底线”。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杜绝师德失范现象,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鲁史中心学校组织全体小学教师开展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解读”及“师德师风警示教育”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陶正培校长围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展开,重点解读与小学教育教学场景紧密相关的核心要求,陶校长指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坚定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强调教师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日常互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爱学生成长,守护身心健康:明确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关注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行为习惯养成,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及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坚守职业底线: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迟到、不缺课,认真备课授课;不得在课堂上传播无关信息,不组织、参与有偿补课,不收受家长礼品礼金。提升师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倡导教师以身作则,在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上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妥善处理家校关系,以专业、耐心的态度与家长沟通协作。
下午,陶正培校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培训:
1.政策解读:重点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明确教师不可触碰的“红线”与“底线”,强调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2.案例剖析:通报全国及本地教育系统近期发生的师德失范典型案例,涵盖违规补课、体罚学生、收受礼品等类型。通过案例还原、原因分析,让教职工深刻认识师德失范的严重后果,警醒自身规范言行。
3.讨论交流:“如何避免师德风险”“怎样践行育人使命”展开讨论,教职工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分享感悟,提出“日常教学多关注学生心理”“主动公开班级事务,接受家长监督”等具体改进措施。
陶校长指出:全体教职工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照培训内容及准则要求,开展自我排查,针对可能存在的师德风险点及时整改,形成个人自查报告。学校将建立师德师风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家长反馈、定期检查等方式,动态跟踪教职工师德表现,对违反师德的行为严肃处理。
培训的结束,更是践行的开始。此次培训进一步夯实了我校教职工的师德根基,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行为边界,为今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师德师风建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鲁史中心学校:赵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