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在乡村振兴的宏大蓝图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犹如一根坚实的支柱,支撑着乡村发展的大厦。
看“党建引领”下的作为担当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作为担当直接关系到发展成效。在一些地区,村党组织书记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纳入乡镇综合考核体系和组织重点工作项目库,通过“周问效、月调度、季研判”,拧紧责任链条,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例如,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针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实施“一村一策一专班”政策,量身定制综合施策方案,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推动18个重点村消薄攀高。而在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未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导致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这就要求村党组织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党建引领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冲锋在前。
看“资源挖掘”时的创新思路
每个村庄都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如何挖掘这些资源并转化为经济优势,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有的村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村流转,按照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方式,优先兑现被征地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留地返还指标,盘活村集体留地。同时,深入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整顿提升行动,盘活空间,导入共富工坊、创业课堂、共富直播间等功能型项目,提升资源利用率。然而,部分村庄守着丰富的资源却“捧着金饭碗要饭”,未能找到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式。例如一些拥有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的村庄,由于缺乏创新的旅游开发思路,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基层干部要善于创新,因地制宜,深挖潜力,精准施策,让农村“三资”活起来,村办产业旺起来,实现村集体“自我造血”。
看“合作共赢”中的协同能力
壮大村集体经济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具备良好的协同能力,能够推动各方实现合作共赢。发挥党建凝心聚力作用,推动强村发挥示范效应、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村集体“抱团补血”。深化在外优秀人才带富工程,成立镇级带富基金,引领公益基金筹集资金,落地带富项目。与之相反,有些地方各自为战,缺乏合作意识,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所以,基层干部要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汇聚各方力量,外引内联、组团帮扶,多元参与凝聚发展合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任重道远,需要基层干部在党建引领、资源挖掘、合作共赢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和担当。只有这样,才能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