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从“心”出发让为民办事向“新”而行
时间 :   2025-11-20 19:0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柏宁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为民办事是党员干部的根本职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需求更多元,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务实的作风、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以“初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这“四心”为标尺,换来群众生活的“新变化、新体验、新保障、新信心”,让为民服务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以矢志不渝的“初心”,换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初心是为民办事的“定盘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动力。这份初心,源于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源于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坚定坚守。只有始终牢记初心,才能在为民办事的道路上不偏航、不松懈,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最终换来群众生活实实在在的新变化。过去,部分党员干部在长期工作中逐渐淡化了初心,出现“重痕迹轻实效”“重口号轻行动”的现象,导致为民办事流于形式,群众难以感受到实际变化。而坚守初心的党员干部,始终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主动走进群众中间,倾听他们的呼声。无论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告别“漏雨房”“拥堵路”;还是优化乡村基础设施,让农村群众用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亦或是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让老人孩子有处休闲、有处学习,这些变化的背后,都是初心指引下的主动作为。初心让党员干部跳出“按部就班”的思维定式,以“群众需要什么就办什么”的主动意识,破解一个个民生难题,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宜居、生活品质更提升,切实感受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以不厌其烦的“耐心”,换群众办事的“新体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往往与工作人员缺乏耐心息息相关。面对群众的反复咨询、复杂诉求,若态度敷衍、急于应付,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加剧群众不满;而以不厌其烦的耐心沟通、细致引导,才能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温暖,进而获得更舒心、更顺畅的新体验。在政务服务场景中,耐心体现为对群众的“多一分倾听、多一分解释、多一分帮助”。部分老年群众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无法线上办理业务,耐心的工作人员会手把手教学,一步步引导他们完成认证、提交材料;部分群众对政策条款理解有偏差,耐心的工作人员会用通俗的语言反复讲解,直到群众完全明白。这种耐心,打破了“官民之间的隔阂”,让办事不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有温度的互动”。同时,耐心还体现在对复杂问题的持续跟进上——对于涉及多个部门、解决周期较长的诉求,工作人员会定期向群众反馈进展,避免群众“焦虑等待”。正是这份耐心,让群众办事从“怕麻烦”变为“很省心”,切实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以细致入微的“细心”,换群众权益的“新保障”。为民办事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群众的切身权益。若缺乏细心,轻则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重则可能出现工作失误,损害群众利益;而以细致入微的细心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为群众权益筑起坚实屏障,换来更全面、更可靠的新保障。在民生服务领域,细心是守护群众权益的“安全阀”。办理社保业务时,细心核对群众的身份信息、缴费记录,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待遇无法正常享受;审核救助申请时,细心核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确保救助资金精准发放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开展安全检查时,细心排查消防隐患、设施故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是群众权益的“关键防线”。此外,细心还体现在对群众潜在需求的主动挖掘上——比如,针对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在公共场所增设无障碍设施;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开展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服务。这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细心,让为民服务更具针对性、更显人性化,切实保障了群众在各个领域的合法权益,让群众感受到“生活更安心、更踏实”。


以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换群众发展的“新信心”。责任心是为民办事的“动力源”,是党员干部直面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所在。面对民生领域的“硬骨头”,若缺乏担当、畏难退缩,问题只会越积越多,群众的信心也会逐渐丧失;而以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打开工作新局面,让群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在推动区域发展、解决民生难题的过程中,责任心体现为“不回避问题、不推卸责任”的担当精神。面对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有责任心的干部会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带动群众就业增收;面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有责任心的干部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面对教育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有责任心的干部会积极推动资源下沉、优化配置,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些担当作为,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向群众传递了“政府敢作为、能作为”的信号,让群众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当群众看到干部为了大家的利益“敢闯敢试、真抓实干”,便会更愿意信任政府、支持工作,主动参与到地方发展中来,形成“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委组织部: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