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让敢担当成为干部的第一门槛
时间 :   2025-11-20 17:2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担当不是表演,也不是机关里的漂亮话。担当是在关键时刻第一个上前扛事的人,是能在复杂局面里承担风险并承担后果的人。当前一些基层存在“能者多劳、庸者逍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顽症,这背后反映的是选人用人的价值坐标偏离和评价尺子不准。若不把敢担当写进任用的第一条标准,所有的表彰和号召终将沦为空谈。组织要复位价值坐标,让愿为者看到上位通道,让不作为者感到必须承担的后果,把责任和荣誉的指向弄清楚。


识人要回到一线和实绩。重大任务和攻坚战既是检验能力的考场,也是识别担当的试金石。评价不能靠印象和关系网打分,而应以关键时刻的决断力、执行力和实际成效为准。要把基层攻坚、突发事件处置等现场表现作为重要考察维度,既看决策何时作出,也看执行如何落地,既看勇气,也看结果。任用要以事实为尺、以结果为准,坚决破除重资历轻实绩、重面子轻成效的旧逻辑,使干部评价回归到可检验的轨道上。


保护担当必须把温度和刚性并举。组织要以鲜明态度为担当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减轻干部“怕出错”“怕背锅”的现实顾虑。与此同时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依法依规区分探索性失误和滥用权力、弄虚作假的行为。容错不是豁免,也不是法律和纪律的挡箭牌,它要有边界、有标准、有监督。保护与问责并行,既为积极探索提供政治和制度上的理解与支持,又以纪律和法治守住权力底线。只有这样,才能既激发勇于负责的动力,又防止权力滥用和形式主义回潮。


担当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推动事业发展和回应群众期待上。舆论要树典型,制度要立标杆,选拔要见真章。像治沙英雄王有德那样在一线拼命的人,既要在表彰会上被表扬,也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得到长期支持和保障。把敢担当作为干部的第一门槛,不是空喊,而是组织的政治判断与选择。为担当者撑腰,让敢为者有位,让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