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襄阳网警官博消息,9月3日,襄阳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孟某某(男,47岁)在微信朋友圈网友转发央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直播”的评论中针对九三阅兵活动发表诬蔑、诋毁性不当言论。且在其他网民表达爱国言论时,孟某某进行侮辱嘲讽并散布谣言,引发网民强烈愤慨。(2025年9月4日新京报)
9月3日,正值全国人民通过央视直播共同见证"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庄严时刻,襄阳网警发现网民孟某某(男,47岁)在微信朋友圈针对"九三阅兵"发表诬蔑诋毁言论,并对爱国网民进行侮辱嘲讽、散布谣言,引发社会公愤。枣阳公安迅速出击,依据相关的法律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这一案件再次警示:历史尊严不容践踏,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
在举国同庆的重大纪念日,孟某某的言行堪称荒谬绝伦。当8万羽和平鸽携着民族复兴的希望飞向天际,当伊拉克籍记者方浩明目睹阅兵盛况感动落泪并感慨"中国人民的幸福来之不易",当全球主流媒体以"震撼""历史性"等词汇聚焦这场和平盛典,孟某某却以扭曲心态对国家盛典进行恶意攻击。其言论不仅是对3500万抗战先烈的亵渎,更是对14亿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公然挑衅,这种丧失基本历史良知的行为,必然招致法律严惩与舆论谴责。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明确将"寻衅滋事"列为违法行为,其中特别强调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制裁。孟某某的言论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播,引发大规模舆情危机,其性质已构成对公共秩序的实质性破坏。公安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快速处置,既体现了对公民言论自由的依法保障,更彰显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坚定决心。正如襄阳网警的警示:"任何企图歪曲、亵渎抗战历史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打击" ,这一案件为所有网民敲响警钟:言论自由必须以遵守法律为前提,任何挑战法律底线的言行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此次事件暴露出个别网民历史认知的严重缺失。国防大学教授深刻指出,当前国际社会仍存在企图歪曲二战历史的逆流,而中国以阅兵形式铭记历史,正是对"西方中心说""日本受害论"等错误史观的有力驳斥。人民日报的报道显示,九三阅兵引发全球媒体高度关注,CNN、BBC等国际主流媒体均以显著位置报道,充分印证中国通过阅兵传递的和平发展理念赢得广泛认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孟某某的言论不仅违背历史事实,更与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背道而驰。
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裂变效应,每一个账号背后都承载着社会责任。正如新华社时评强调:"以庄严仪式诠释胜利来之不易,以坚定姿态传递守护和平决心",维护历史尊严、弘扬爱国精神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此次事件中,广大网民自发形成的舆论谴责浪潮,彰显了社会公众对历史正义的坚守。襄阳网警的果断处置,则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范例——必须始终保持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压态势,通过法治手段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孟某某案件警示我们:任何试图割裂民族精神血脉、消解国家凝聚力的行径,都将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审判下无处遁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既要以阅兵盛典彰显大国自信,更要以法治利剑守护历史真相,让爱国主义成为网络空间最鲜明的底色,让和平发展理念在国际舞台绽放光芒。(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