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民生“温度”提升幸福“厚度”
时间 :   2025-06-30 15: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宿嘉轩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以民生“温度”提升幸福“厚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厚植“枝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把群众的“揪心事”变成“舒心事”。民生问题,一头连着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一头连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再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民生工作念兹在兹、关切备至。党员干部要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把群众的“揪心事”变成“舒心事”。


践行“实干见真章”的务实作风,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民生工作千头万绪,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破解民生难题,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落地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秉持“挺身迎难上”的担当意识,把群众的“操心事”变成“幸福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尺子,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要建立健全民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持续提升“民生温度”,把群众的“操心事”变成“幸福事”。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民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增强群众对民生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庄镇人民政府:宿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