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文章指出,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充分激发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从延安时期“抗大”培养的万千革命火种,到新时代年轻干部“墩苗计划”培育的治国理政英才,各级组织部门要挺膺在前,持续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战略定力,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完善全周期成长机制,用组织工作的创新实践为青年担当作为搭建广阔舞台。
铸魂补钙强根基,校准青春航向的“定盘星”。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将政治引领贯穿青年成长全过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在解疑释惑中增强政治认同,让广大青年在情感共鸣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政治底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真正把“两个绝对”内化为血脉基因,外化为行动自觉,确保青年成长航向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
搭台铺路架云梯,打造成长成才的“练兵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实践是青年成长最好的课堂,新时代青年干部既要有“铁脚板”的踏实,更需“金刚钻”的精准。各级组织部门要着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锻炼体系,让青年干部在火热的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有计划地安排青年到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急难险重最前沿历练成长。优化“传帮带”制度,为青年干部配备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创新培养方式,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项目攻坚等形式,在破解难题中磨砺“脚力”、在服务群众中淬炼“眼力”、在改革创新中提升“脑力”,对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大胆使用,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
严管厚爱增动能,构建激励担当的“生态圈”。良好的成长环境是青年成才的重要保障,各级组织部门要着力构建有利于青年成长的政策体系和服务机制,让青年安心安业、轻装上阵。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从“单一维度考评”转向“多维立体画像”,既看显绩更重潜绩,既重结果也察过程,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向基层一线青年倾斜,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划定担当作为的“安全区”,为改革闯将卸下思想包袱,鼓励青年大胆创新、勇于尝试。优化服务保障,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出台暖心政策,特别要关注青年心理健康,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帮助青年缓解压力、健康成长,从而解决青年后顾之忧,持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让青年在组织搭建的“高速跑道”上尽情驰骋,在制度构筑的“温暖港湾”中安心创业。(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委组织部:臧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