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以人才优势赋能文旅发展
时间 :   2025-05-06 10: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湖南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5月4日单日客流突破1419万人次,省外游客占比近两成,游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1%。从张家界《魅力湘西》的场场爆满,到长沙铜官窑的非遗展示,再到岳阳楼的科技沉浸体验,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展现了消费复苏的强劲势头,更折射出人才引领产业创新的巨大潜力。在文旅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的当下,只有发挥人才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才能推动文旅产业从“爆红”走向“长红”。


打造文旅创新高地需要人才引领。旅游市场的火爆景象,本质上是人才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数据显示,湖南游客人均花费同比增长5.1%,反映出游客对深度体验的需求升级。这种升级背后,是一批懂文化、懂旅游、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在发挥作用。长沙大王山的烟花设计师、常德河街的文旅策划师、岳阳楼的数字技术工程师……正是这些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文旅人才培养,既要加强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又要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为文旅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构建协同发展格局离不开产才融合。湖南省依托旅游发展大会推出100余项特色活动,张家界武陵源区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39.57%,这些亮眼成绩彰显了产才融合的显著成效。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人才支撑”的协同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可以推动建立文旅人才联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组建文旅创新创业团队,鼓励人才带着项目落地;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让有真才实学的文旅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制度创新破除人才发展壁垒,真正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文化赋能可以很好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当游客在韶山感受红色文化,在洞庭湖畔体味千年文脉时,文旅活动就升华为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这种升华离不开文化人才的创造性转化。要重视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家的培养,支持他们通过“师带徒”等方式传承技艺;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采风创作,打造更多有温度的文化IP;培育乡村文旅带头人,让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政府、组织人事工作应当注重发现和培养这些“文化工匠”,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文化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站在文旅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各级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要主动作为,以人才引领文旅创新,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既要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旅人才队伍,又要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唯有如此,文旅产业才能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让我们以人才优势赋能文旅发展,在新时代谱写“诗和远方”的崭新篇章。(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