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百年的历史坐标上,庆祝大会的召开既是光辉历程的总结,更是奋进新征程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工人阶级要“汇聚磅礴力量,脚踏实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这一号召在杨柳镇的基层实践中激荡出澎湃回响。
红色基因铸就工会本色。从1925年广州启航的工运火种,到新时代“智慧工会”建设,中国工会始终将“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根本遵循。泗水县杨柳镇工会联合会通过“党建带工建”模式,将党组织建设嵌入甘薯产业发展全链条,通过整合8个村党支部、16家甘薯加工企业,创新成立“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片区联合党委”,打造“种苗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体系。在甘薯产业一线,积极组织劳模党员开展技术帮扶,使脱毒种苗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这种“支部建在链上、服务沉到田间”的模式,生动诠释了工会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时代要求。
劳模精神树立光辉榜样。表彰大会授予2426人荣誉称号,彰显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价值。在杨柳镇,这种精神转化为具体发展的实践:东琴柏村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宁,夏李庄村任劳任怨、充满热情的儿童主任王娟,东苑新村村助人为乐、为人热情的基层党员任漫飞......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拥有一颗炽热的心,一份坚定的信念,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真、善、美,为村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更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担当。
数字赋能绘就幸福底色。工会百年历程的为民初心,在杨柳镇化作触手可及的幸福图景。依托“齐鲁工惠”数字化平台,镇工会构建“线上诉求响应—线下服务直达”双轮驱动机制:整合31个村级服务站点,提供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多项服务。这种“指尖上的工会”浸润着泥土气息的创新实践,将习近平总书记“工会要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化为生动注脚。
百年征程再出发,杨柳镇的实践犹如微缩景观,映射着中国工运事业的壮阔图景,这些鲜活的劳动创造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用劳动托举梦想”号召的最好回答。在通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杨柳镇数万劳动者正以奋斗为笔,续写着新时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人民政府: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