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的小手抓住我手指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了,感谢陪伴我的医护人员!”7月10日,32岁的古丽(化名)在第一师医院产科顺利诞下宝宝。出院当天,她专门定了蛋糕,制作了两面锦旗,送给第一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和产科的医护人员,感谢她们圆了自己当妈妈的梦,也庆祝小米卡(化名)平安降生。
回想这场与医护人员携手“闯关”的生命奇迹,古丽喜极而泣。6年前,古丽步入婚姻殿堂,随后开始备孕,可验孕迟迟不见“双杠”,这让古丽越来越着急,开始焦虑。2020年,古丽与丈夫吐尔洪(化名)便多次辗转乌鲁木齐、阿克苏往复开启了求子之路,多年未成功怀孕,也导致夫妻感情不和睦,婚姻多次面临破裂。2024年5月,他们慕名找到第一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芮红苇就诊。检查发现,古丽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排卵障碍及输卵管炎,男方患有轻度少弱精症,这些复杂因素共同导致了古丽的原发不孕。
“怀孕是夫妻双方的事情,需要有良好的精子、又要有成熟的卵子,通过‘畅通无阻的管道’才能结合成优质胚胎,就像种子要发芽,需要浇水施肥,又要有肥沃的‘土壤’。”芮红苇副主任用形象的比喻解释说,古丽夫妻同时存在排卵障碍、炎症环境,男方因素等多重问题。
面对复杂的病情,芮红苇副主任和第一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援疆专家、副主任陈希婧(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了多次病例讨论,最终为古丽夫妻量身定制了“减重、促排卵”等个体化治疗方案。
芮红苇副主任持续为古丽进行内分泌调节、生活方式指导、精准排卵监测等治疗。就医在家门口,不用再请假,担心耽误工作,古丽夫妻放下焦虑的心情,在两位专家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经过5个月的个性化治疗,古丽终于成功迎来验孕“两道杠”。
成功受孕来之不易,在陈希婧副主任的带领下,第一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古丽孕12周时将接力棒交给了产科医护团队,由她们继续守护着古丽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定期产检动态监测胎儿生长趋势,及时宣教,进行生产流程模拟,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孕妇焦虑。孕晚期检查发现胎儿羊水偏少,产科团队随即启动高危妊娠管理方案,通过动态超声监测、胎心监护及母体营养管理,将妊娠风险降至最低。最终在古丽孕39周+6天时,经评估,产科副主任刘萍带领其团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顺利降生。
“古丽能成功怀孕并分娩,是跨越千里的医疗协作结出的硕果,更是新时代援疆工作温暖民心的生动体现。”芮红苇副主任说,“这背后,是浙江援疆专家们带来前沿的医学知识与先进医疗技术扎根边疆的坚守,是第一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以精准医疗破解生育难题的专业底气,是多学科团队从术前诊断到产后护理无缝衔接的协作力量,更是‘组团式’医疗援疆政策在南疆大地绽放的生命之花。”
作为兵团唯一一家中组部浙江省“组团式”医疗援疆受援单位,第一师医院2023年挂牌“兵团南疆生殖医学中心”,不仅填补了阿克苏地区辅助生殖技术的空白,更像一座桥梁,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海惠及边疆群众。从2024年夫精-人工授精通过国家评审运行至今,为60余个不孕家庭重燃希望,第6个新生命在第一师医院顺利出生,这不仅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胜利,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提高生育力水平的国策,是民族团结的见证;每一份孕育的喜悦里,都凝结着援疆干部人才的赤诚,他们和我们一起守护边疆各民族家庭幸福!(新疆阿克苏一师医院宣传科:黄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