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3岁的蔡大叔(化名)被紧急送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时,其生命已然悬于一线。全身多处皮肤剥脱,最大形成45×15cm渗血创面,持续的剧痛使其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高达31分(提示重度焦虑)。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死亡率高达60%-90%的凶险自身免疫性疾病——寻常型天疱疮。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全科医学科医护团队、皮肤科联合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专家,依托5G-AR远程技术,历时两月余帮助患者成功实现"破网重生"。
多学科协作:构建“医-护-技”立体救治网络
精准医疗引领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皮肤科特聘主任金纳,副主任刘克华带领的团队凭借深厚专业积累,精准制定核心药物治疗方案,并坚持每日查房,动态调整治疗策略;
全科医学科则无缝衔接,成为方案落地的坚实执行者,承担起患者日常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及精细化整体管理职责。双方每日联合查房,确保治疗方案高效协同、精准执行。
云端技术赋能
因高血糖、严重低蛋白血症(白蛋白<25g/L)与超大面积创面形成致命三角,导致患者虽然历经20余天规范治疗,但仍因换药剧痛和活动受限深陷康复僵局。“常规治疗已无法突破愈合瓶颈!”3-11E(全科、肿瘤)护理单元护士长钟睿立即向护理部特聘副主任杨海丽求援。
在杨海丽副主任的联络协调下,浙大邵逸夫医院的伤口造口护理专家胡宏鸳护士长,通过5G-AR远程会诊平台,将顶尖护理技术实时“输送”至阿拉尔。
通过5G融合增强现实技术,5000公里外的胡宏鸳护士长不仅能清晰标注伤口范围、深度,更能实时指导阿拉尔医院护理团队进行每一次精细换药操作,确保创面处理科学有效。
“胡老师持续远程指导换药,确保了创面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钟睿说。
精细化护理
在胡宏鸳护士长远程指导下,3-11E(全科、肿瘤)护理单元构建了一套科学严密的护理体系:
创面动态监测:每日严密观察皮肤剥脱范围、渗液量与性质,根据渗液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感染精准防控:持续监测体温及炎症指标(WBC、CRP、中性粒细胞),定期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预警感染风险;
家属协同管理: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宣教手卫生重要性,将其纳入感染防控网络。
延续性护理:出院后通过微信随访+上门换药,延续“零感染”护理。
除此之外,面对患者因大面积皮肤缺损而难以承受被褥摩擦的痛苦,3-11E(全科、肿瘤)护理单元发挥创新智慧,利用简易材料精心自制“被褥支撑架”。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发明,如同为患者撑起一片“无痛空间”,有效避免了被褥直接接触创面带来的二次伤害与剧痛,成为加速创面愈合的关键一环。
历经两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奋战,这场依托强大总院支持、融合前沿技术与本土智慧的多学科生命保卫战终获全胜。蔡大叔全身渗血创面显著缩小、疼痛极大缓解、焦虑评分稳步下降,最终重获新生!
“蔡大叔的康复之路,是一次多学科深度融合、总院分院高效协同的典范,”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张文娟说:“5G-AR技术打破了地域壁垒,而医护人员因地制宜的巧思与无微不至的照护,则是最终制胜的法宝。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此类协作模式,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边疆患者。”(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张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