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为人民服务的征途中,我们当以脚踏实地为笔,饱蘸实干之墨,力戒形式主义,用心绘就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公务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神圣使命。然而,形式主义之风犹如一股暗流,悄然侵蚀着行政体系的健康肌体,不仅阻碍了政策的有效落实,更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务必在工作过程中脚踏实地,坚决摒弃形式主义。
摒弃形式主义,必须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生疾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真正把握社会脉搏,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政策,往往脱离实际,难以落地生根。只有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巷,亲身体验群众的生活,才能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摒弃形式主义,必须注重实际效果,追求发展实绩。形式主义的一大特征就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避免热衷于搞各种会议、检查、评比,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劳民伤财,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真正的实干精神,应当聚焦于问题的解决,以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改善了民生福祉、是否维护了社会稳定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摒弃形式主义,必须坚持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作为。面对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不能退缩推诿,而应主动迎难而上。形式主义者往往害怕承担责任,遇到问题绕着走,致使许多工作停滞不前。而实干型公务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推动各项事业取得突破。这种担当精神,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素养的考验,更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体现。(山东省临朐县冶源街道办事处:孙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