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在“蹲、养、移”中精耕干部培养
时间 :   2025-11-17 16:5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孔祥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农事讲究规律。善种植者皆知,欲得韭菜长青,需注重三点:适时“蹲苗”,控水抑长,促其根脉深扎;收割“养茬”,补肥补水,助其恢复地力;定期“移栽”,易地而植,使其勃发新力。这“蹲、养、移”中的次第之功,恰似干部队伍培养需要遵循的“强根基、续动能、增活力”的内在逻辑。干部队伍培养,如同精耕一片沃土良田,绝非简单的“割”与“收”,任何急功近利的“割韭菜”思维,都与干部培养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


“蹲苗”之要,在于固本强基,砥砺坚韧品格。农谚有云:“有钱难买五月旱”。适度的“旱”,即蹲苗,看似抑制生长,实为迫使其根系向下深扎,以求更大滋养,从而叶茂秆壮。干部培养中,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若一味追求“快长”,搞“温室育苗”,缺乏必要考验和历练,便如“豆芽菜”,看似长势喜人,实则根基短浅。唯有将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有计划的“墩苗”,让他们经历成长的“旱”,才能使其在应对复杂局面、棘手问题的实践中“接地气”“壮筋骨”。这种暂时的“抑”,是为了长远的“扬”,看似“慢下来”的锤炼,实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磨刀功”,旨在夯实政治定力、练就过硬本领、锻造坚韧意志,避免成为根基浅薄的“速生材”。


“养茬”之智,在于持续投入,厚植成长沃土。智慧的农人绝不“竭泽而渔”。每次收割后,他们会在韭菜上覆盖一层“草木灰”,补充养料,以利再生。干部的培养,同样不可“只讲收割、不问滋养”。要“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干部完成重大任务、经历岗位磨练或取得成绩之后,组织上的“及时养护”至关重要。这“养料”,可以是给予学习培训“充电赋能”,提供组织关心“加油打气”,安排必要休整“涵养心力”,也可以是进行科学评价“修枝剪叶”,赋予更重要岗位“淬火成钢”。这种“用养结合、张弛有度”,旨在帮助其总结经验、提升境界、恢复状态,积蓄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同时,要注重干部队伍梯次培养,源头储备、长远规划、有序衔接、压茬培养,实现事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移栽”之功,在于破除板结,激活一池春水。 作物长期固守一地,易致土壤专化、活力下降。韭菜长期不移栽,根系会“窝根”“跳根”,生长空间受限,无法正常分蘖,导致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植株孱弱。同样,干部若长期固守一岗,亦易形成思维定式、视野局限。有效开展评价,坚决去除夹杂其中的“须根”“烂根”,有序推进干部跨领域、跨部门、跨地区交流轮岗,正是“移栽”智慧的战略运用。将经过“蹲苗”夯实基础、又得“养茬”持续滋养的优秀干部,适时“移植”到新的、更富挑战性的环境中,如同为其开辟了新的“生长空间”。此举不仅能拓宽其视野、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更能有效打破部门壁垒、促进经验交流、优化班子结构,使整个干部队伍如活水般循环起来,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蓬勃朝气与旺盛活力。


“蹲苗”是基础,确保个体强健;“养茬”是保障,实现持续发展;“移栽”是提升,激发队伍活力。唯有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当前与长远统一,方能真正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形成“葱郁”的干部成长生态。(临沂市费县县委组织部:孔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