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灵魂;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则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各级党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校姓党,牢记党校初心,更好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一重要指示对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党校姓党是党校育人的根本原则与灵魂
党校因党而生、随党而兴,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根本遵循。200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讲话,主题就是“把党校姓党原则贯彻和体现到党校全部工作之中”。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对“党校姓党”的科学内涵作出了系统阐释,他指出: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重要论述精准定位了党校的属性和职能,是党校开展一切工作的灵魂和根本原则,必须在思想引领上,党校要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旗者和护旗者;在立场态度上,党校教职员工必须心中有党,对党绝对忠诚。在纪律规矩上,要处理好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言论自由和政治纪律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则、思想解放不逾矩”。
二、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方面,党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为党育才,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引导学员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四史”、革命传统等教育。
三、为党献策是党校育人职责担当与作为
党校不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还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为党献策,是党校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要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推出高质量成果。党校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发挥好智库作用。要聚焦党的需要,紧扣党之所需,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党校还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各级党校要宣传党的主张,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
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才能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放眼未来,各级党校当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严作风,谱写新时代党校事业新篇章,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执政骨干力量。(惠水县纪委县监委: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