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以“自我革命”为关键词,掷地有声地指出:“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这一论断既是对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深刻回答,也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坐标中锚定了政治坐标。唯有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方能筑牢党的执政根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答卷。
作风之弦,自我革命的“第一粒纽扣”。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从延安整风破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政治生态;从“反四风”涤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清廉中国”建设涵养清风正气,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作风建设与党性锤炼同频共振的史诗。党员干部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从一杯茶、一支笔、一张纸等细微处入手,将自我革命的利剑对准“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让党性在严约束中淬炼成钢。
自我革命,作风建设的“动力引擎”。自我革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的实践过程。新时代赋予党员干部新使命,也带来新挑战。面对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社会治理的复杂矛盾,部分干部出现“本领恐慌”“担当倦怠”,根源在于自我革命精神缺失。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成效,直接影响全面从严治党的“成色”。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在组织生活会上红脸出汗,在群众监督中修正偏差。
知行合一,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这对“关键少数”提出更高要求:既要当好政策执行的“施工队长”,又要成为作风建设的“监督哨兵”。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基层干部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将作风建设与自我革命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当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作风之弦”绷紧处为起点,将自我革命要求落到实处,用“赶考”的清醒答好新时代答卷,我们党必将永葆“青春密码”,带领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斗虎屯镇人民政府: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