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唯有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年轻干部作风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才能让“红色力量”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从思想铸魂到实践锤炼,从廉洁守底到党建赋能,二者同频共振的过程,正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
一、以党建思想引领校准年轻干部信仰坐标
理想信念是作风建设的“定盘星”。基层党组织需将理论武装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首要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如依托党员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引导年轻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政策研讨中明确政治方向。这种“党建+思想”的融合模式,既能让年轻干部在理论滋养中筑牢信仰之基,又能将政治自觉转化为作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源头避免思想“贫血”、精神“缺钙”。
二、以基层实践熔炉锤炼年轻干部实干作风
基层一线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实践,为年轻干部提供了躬身为民的广阔舞台。通过推动年轻干部下沉“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参与乡村振兴、矛盾调解等具体工作,使其在解决“急难愁盼”中褪去“书生气”、练就“硬肩膀”。例如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中,年轻干部带头入户宣讲政策,用“积分制”调动群众参与,既能在实操中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又能通过党建机制将个人实践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作风建设与基层工作的双向促进。
三、以廉洁机制筑牢年轻干部行为底线
基层权力运行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基层党组织需将廉政建设嵌入年轻干部培养全流程:通过警示教育会、廉政家访等方式,强化“敬畏人民、敬畏权力”的纪律意识;借助“以老带新”机制,让老党员言传身教,引导年轻干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同时,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对年轻干部日常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督,使其在制度约束中养成“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习惯,以清正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四、以组织建设聚合力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作风建设与治理创新的“粘合剂”。一方面,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如便民服务柜台、党员活动室,为年轻干部服务群众提供载体;另一方面,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吸纳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既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又为年轻干部树立身边榜样。这种“党建搭台、青年唱戏”的模式,既能通过组织力量推动年轻干部作风转变,又能让年轻干部在参与“敲门行动”“政策宣传”等治理实践中,将优良作风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形成“组织引领—青年作为—治理提升”的良性循环。(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人民政府:赖国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