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讲认真”,“如果不讲认真,就容易马虎敷衍,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看不到、识不透,就容易虚晃一枪,即使花了很大精力也可能搞形式、走过场”。不讲认真,就会像雾里看花,问题摆在眼前也视而不见;就会像隔靴搔痒,花了力气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走过场的泥潭。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当前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走向深入、落地见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讲认真,是洞察问题本质的“火眼金睛”。作风问题和形式主义的歪风,常常披着“合情合理”的外衣潜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认真”这把剖开假象的“利刃”,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错把“走过场”当“落实”,把“做虚功”当“成绩”。古语有言,“不审不聪则缪,不察不明则过”,道出了明察秋毫的精髓。只有拿出高度负责的认真劲,时刻带着“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去审视党员干部、检验工作成效,才能穿透迷雾,精准揪出那些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作风顽疾。组织干部更要练就这双“火眼金睛”:考察干部时,要翻档案、抠疑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督查调研时,要沉下去、听真话,从群众“话外音”里找问题;分析研判时,要敢较真、辨真伪,让“两面人”“伪忠诚”无处遁形。
讲认真,是确保政策落地的“实干基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像商鞅变法时的“徙木立信之举”,一丝不苟、久久为功地地执行到位。毛主席那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早已融入党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作风建设划出了硬杠杠,但再好的规矩,离开了“认真”二字,执行起来就可能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变成吓唬人的“纸老虎”“稻草人”。各级党组织要把“认真”刻进执行的骨子里,才能让八项规定精神从“纸上的要求”变成“脚下的行动”,从“外在约束”化为“内在习惯”。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硬约束,拿出“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干一件成一件,不留尾巴、不搞变通,确保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讲认真,是锤炼过硬作风的“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是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持之以恒地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实处,就必须把“讲认真”作为一门“功课”常抓不懈。党员干部要常怀“吾日三省吾身”之心,对标要求“照镜子”、聚焦民盼“正衣冠”、学习先进“找差距”,把问题挖深、把根源找准。整改落实要见真章,对查出的问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一抓到底,坚决杜绝“雷声大雨点小”,做到件件有着落。长效监督要动真碰硬,织密组织、群众、舆论监督网络,让监督无处不在。组织部门更要敢亮剑,对顶风违纪者,善用考核、调整等手段,该“红脸出汗”的绝不心软,该“打板子”的精准落地,让纪律“高压线”真正带电,以刚性约束护航作风之基。(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慈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