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组织部,总有一盏不灭的明灯。这盏灯,映照着新时代组工干部的精神品格——他们以忠诚为底色,以能力为筋骨,以清廉为风骨,在时代浪潮中铸就了三种鲜明的精神坐标。这些特质如鼎之三足,共同托举起组工干部的使命担当。
做"特派员"式的忠诚卫士,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革命年代,特派员们穿越封锁线传递真理火种,靠的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仰。新时代组工干部如同革命年代的红色特派员,始终将信仰的旗帜高举过头顶,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两个维护”的根基。面对大是大非敢当“定盘星”,在干部选拔中严守政治标准,从细微处洞察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面对复杂形势善做“稳压器”,在基层治理中厚植为民情怀,从群众关切里校准政治执行力。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作选人用人的政治敏锐,化作急难险重面前的果敢担当,化作面对诱惑时“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
当"特种兵"式的攻坚先锋,以专业之能破解时代课题。新时代的组工干部需要具备“全维作战”的硬核能力。他们像训练有素的特种兵,既能在干部考核中精准“画像”,透过数据迷雾识别人才真金;又能在改革攻坚中突破“封锁”,运用法治思维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深谙政策法规如同掌握战术手册,通晓基层实际好比绘制作战地图,既能单兵突进解决专项难题,又能团队协作打好换届选举、机构改革的“合成战役”。这种专业化不是冰冷的技能堆砌,而是将“为党分忧”的初心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智慧,将“为民服务”的热忱转化为改革创新的动能。
学“于成龙”式的清廉标杆,以浩然正气涵养政治生态。 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屑糠杂米为粥,与仆共吃”的故事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组工干部身上焕发新光彩。清廉是组工干部不可逾越的生命线,他们效法古代清官廉吏,把“公生明,廉生威”刻进灵魂,在干部监督中敢当“铁面包公”,在个人进退留转时坚守“淡泊之道”,用“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的实际行动守护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面对说情请托的“软钉子”,以制度刚性破除人情藩篱;遭遇跑官要官的“潜规则”,用正气凛然涤荡歪风邪气。这种刚正不阿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化作考察干部时的火眼金睛,化作抵制诱惑时的钢铁防线,更化作选贤任能时的澄明心境,让组织工作始终沐浴在阳光之下。
当城市渐入梦乡,组织部的灯光依然明亮。这盏灯,是信仰之灯,照亮着选贤任能的方向;是智慧之灯,闪烁着改革创新的光芒;是清廉之灯,映照着公道正派的本色。在这永不熄灭的灯光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伏案工作的身影,更是一个政党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组工答卷。(中共泗水县委组织部: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