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年—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党员培训要重视党员培训,紧扣“学、思、干”关键点,强化理论武装、优化教学方法、紧抓学用结合。抓住“学什么”“如何学”“为何学”的落脚点,确保党员培训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奋力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高质量发展。
把握理论学习关键点,在“学通弄懂”中掌握“学什么”。理论学习是党员培训的基础,理论武装是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学通弄懂习近平总书记各领域全方位的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思考,把原著、原文内容内化为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将理论学习融入党员教育的全过程,深入解读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党的理论成果、国家发展战略,融入时事热点和关注地方红色故事、贴近生活的事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理论中汲取养分、从先进事例中吸取奋进力量、从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从内容上实现党员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科学设置课程、常态化开展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行动实现党员培训内容丰满,成果出色。
满足培训需求多元化,在“量体裁衣”中探究“如何学”。《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强调了分级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分别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兴领域的专题培训工作作出要求,聚焦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教育进行分类指导,明确了学习重点与路线,因材施教凸显了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要紧扣实际需求,因需而定。充分考虑学员的文化、职业、年龄、地区等因素,针对不同领域的重点问题,结合学员的个人情况量体裁衣,科学制定培训课程,有效把握培训精度,确保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例如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要结合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等课程,注重实战技能培训。新兴领域党员的教育培训要结合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注重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及影响力等。党员教育培训要秉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思想,把握培训精度,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领域、地区的党员培训需求。
找准躬身为民发力点,在“知行合一”中检验“为何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教育培训的成效最重要体现在服务中心大局的实践实绩上,要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回应人民的期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搭建学用结合的平台,推动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各级党组织要丰富培训形式,不仅要组织理论学习,更要深入田间地头,鼓励广大党员到基层一线、乡村振兴前沿、新兴产业前沿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项目学习、实践锻炼等活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化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宗旨意识,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党员教育更上一层楼。通过零距离学习的形式深刻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切实为群众解题、办事、谋利,练好躬身为民的“功夫”。以实际成果检验教育效果,让党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长才干,真正做到党员教育成果推进高质量发展。(惠水县供销社: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