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基层党组织正陆续召开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生活会,党员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会前谈心谈话敞开心扉,让组织生活会“原汁原味”。谈心谈话是组织生活会的重要环节,既是查摆问题、改进提升的契机,也是深化思想交流、增进党性锤炼的过程。开诚布公、直奔主题是谈心谈话的核心要义。支部党员之间应该放下思想包袱,在宽松、和谐、坦诚的谈话氛围中,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思想在碰撞中交融,让意见在交换中升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与本人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切实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改进方向谈明白。在交流中围绕工作中的难题、思想上的迷茫、作风里的短板,深挖细究,帮助对方察觉那些隐藏在日常工作与思维惯性中的问题,为后续的整改提升找准方向。
二是会中互相批评触及思想,让组织生活会“充满辣味”。“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深入不深入、辣味足不足,是评判组织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标尺。自我批评要敢于刀刃向内、揭短亮丑,不避重就轻,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根源剖析出来;互相批评要敢于真刀真枪,不搞“一团和气”、不回避矛盾,触及思想、触动灵魂,达到互相教育、互相警醒的效果。党员干部要本着对党、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开展批评,也要甘心接受别人的“炮轰”“挑刺”,批评要开门见山,既讲问题,也提意见,做到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从而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
三是会后检视整改见底到位,让组织生活会“有滋有味”。“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组织生活会能否开出高质量,关键要看会后整改落实的“疗效”。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用整改落实的真行动、真实效,防止改易不改难、碰小不碰大,就轻不就重,对急事要事说办就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行立改,从源头上防止问题“死灰复燃”,时刻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实践中,做好组织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中共泗水县委组织部:高广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