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温宿县托乎拉乡青储玉米采收忙
时间 :   2025-10-15 20: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兰晓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初秋的托乎拉乡格外晴朗,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没有夏天的燥热,微风裹着田地里玉米的清香,迎面拂来格外舒爽。站在高处远眺,连片的青储玉米地像铺展开的黄绿绸缎,一人多高的杆子粗壮挺拔,微黄的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摆,剥开苞叶,饱满的玉米粒闪着耀眼的光芒,透着丰收的希望。


“轰隆隆——轰隆隆——”随着一阵阵响亮的机械声,几台青储收割机从田埂缓缓驶入玉米地,像披甲上阵的“钢铁战士”。收割机前端的切割器率先“啃”向玉米秆,锋利的刀片“咔嚓”一声,便将玉米秆从根部整齐切断,紧接着,输送装置像灵活的“舌头”把玉米秆连秆带穗吞入机身,粉碎装置传出“嗡嗡”声响,瞬间原本完整的玉米秆就变成细碎的青储饲料,通过出料口,“哗哗”地如同水流般扬到紧随其后的运输车。两辆机械配合地特别默契,收割机前进,装货车跟随,不一会儿车斗里的青绿碎料便堆成小山,而它门驶过的地方只留下整齐的短茬。


田埂边、运输车旁,乡亲们的身影随处可见,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灿烂的微笑。有的村民踮着脚望着收割机作业,时不时跟身边人念叨“这机器真厉害,往年砍玉米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坐着看就行”。有的在给养殖场来收料的人清点数量,手里的笔在本子上飞快记录。最热闹的要数地头的结算点,养殖场的工作人员拿着计算器核完重量,将一沓崭新的钞票递给种植户艾力·买买提。艾力双手接过钱,先是凑到眼前轻轻捻了捻,然后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张一张仔细数着,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数完后把钱紧紧攥在手里,对着周围的乡亲们显摆:“看呀!看呀!不得了了,今年这三亩青储玉米比去年多卖了一千多块!”旁边的乡亲们也跟着起哄,有的说“我家的明天收,肯定也能卖个好价钱”,有的作出要夺走他手中款的滑稽动作,逗得周边群众哈哈大笑,整个田间地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托乎拉乡地处绿洲平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还有稳定的灌溉水源,天生就是种玉米的好地方。以前乡里大多种普通玉米,不仅采收费力气,市场价格还不稳定,乡亲们常犯愁“种得多、赚得少”。后来乡里调研发现周边养殖场对青储饲料需求很大,而且青储玉米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还能实现机械化采收,便开始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组织农技人员上门指导,教大家科学种植青储玉米,还主动牵线搭桥,帮农户跟周边养殖场签订收购协议,形成“农户+养殖场”的产销模式,群众种得放心,卖得也省心。


如今青储玉米已成为托乎拉乡农户的“致富粮”。从经济效益来看,一亩青储玉米产量能达4至5吨,按市场收购价每吨500元计算亩均收益能有2000至2500元,比种植普通玉米每亩多赚300至600元;机械化采收还帮农户省下每亩200多元的人工成本,采收周期也从以前的10天缩短到2天,让农户能更快收到款。除此之外,青储玉米种植还带动农机服务、运输等产业,不少村民购买运输车帮养殖场运饲料,每天也能赚200-300元。现在的托乎拉乡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幸福不仅写在脸上,更印在内心深处,听党话跟党走的动力更足。(通讯员:兰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