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七十载铿锵奋进 库车经济的崛起之路
时间 :   2025-10-15 18:4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韩遇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以来,库车市始终将社会稳定视为发展的基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从强化基层治理、维护民族团结、化解矛盾纠纷等多维度发力,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筑牢根基,一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在龟兹大地徐徐铺展。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光辉历程中,库车市作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变,从曾经的经济基础薄弱逐步迈向繁荣昌盛,书写了一部砥砺奋进的发展史诗。


经济腾飞 总量与结构双优化

成立初期,库车经济凋敝,生产方式落后,财政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改革开放成为关键转折点,库车紧抓机遇,财政收入实现飞跃,1988年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进入新世纪,库车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2003年首次进入西部百强县(市),并在后续发展中不断跃升。

屏幕截图 2025-10-15 184433.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库车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36.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比调整为9.0:52.6:38.4。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库车多年来在产业布局、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等多方面持续发力的结果。


农业现代化 特色品牌闪耀

库车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不仅如此,库车还注重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库车小白杏”入选2024年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库车药桑、库车山羊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市农副产品初加工率达80%以上,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立项。现代化农业技术也在库车广泛应用,如在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的“同心共富工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通过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和营养液培养蔬菜,一年可产19茬菠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在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甬库同心村植物工厂内,艾力·克力木正忙着管理草莓,他是第一批在该工厂就业的村民。“我现在月工资能达到4000多元,比过去出去打工强多了。”不仅离家近,还能学到无土栽培技术,艾力·克力木十分满意这份工作。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是由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建设的“共富工坊”项目。依托宁波一家农业技术公司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这个南疆小村生长的蔬菜“敲开”了中高端市场的大门。“我们打包好的蔬菜在超市售价9.9元一袋。”甬库同心村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技术总监李松松说,通过水培浅液栽培技术、人工光型育苗房、营养液模块化管理技术等,确保每株蔬菜从育苗到采收全程可控、稳定生产,“植物工厂每年可连续生产18茬到20茬,亩产量达10吨以上,是传统大棚蔬菜的8倍到10倍”。如今,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成为当地无土栽培植物工厂试点样板。


工业崛起,绿色智能引领

工业是库车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南疆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已形成以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导,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中石化新疆绿氢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每年制氢约2万吨,可减少天然气使用量1亿立方米,成为国内绿氢产业的标杆。塔河炼化入选自治区首批先进智能工厂、南疆唯一一家“工业领域节水标杆企业”,其在油品加工全过程实现绿色低碳化运营,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年节约用水达168万吨。


在库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中石化新星新疆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该项目产业链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生产流程,项目运行中开发完成了万吨级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研发等创新成果,已申报专利及专有技术10余项。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年产绿氢能力2万吨,项目“绿氢工厂”源源不断生产的氢气经进一步纯化后,加压输送至6公里外的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替代天然气制氢。“绿氢工厂”现有的生产线如果满负荷生产且被消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相当于植树约30万棵。


近年来,库车不断加大工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东旭光电产业园、紫兆100万吨装备制造、利华70万锭棉纺等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库车积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加快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组合开发,推进煤炭行业清洁化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


文旅融合,服务业蓬勃发展

库车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丝绸之路重镇,龟兹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库车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市游客总量突破934.96万人次,游客消费47.71亿元、增长17.63%。龟兹小巷、热斯坦历史文化风情街成为库车文旅新名片,被改造运营后,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最具“烟火气”的特色商业街区。南湖夜市被评为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热斯坦休闲街区入选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除文旅产业外,库车市的商贸、物流等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24年,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8亿元,同比增长7.9%。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龟兹小巷”坐落在库车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是库车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巷之一。但两年前,这条走过百余年的小巷,却是一副“垂垂老矣”的模样。“以前这里都是土块墙,路面坑坑洼洼,晚上格外冷清,没人来。”记者在小巷门口的伊肯便利店遇到正带着游客参观的街道文旅办主任张斌,“就拿这家便利店来说,原来一年挣不到5万元,去年‘五一’假期,7天就顶过去三个月!现在店里根据游客需求新增了干货、文创产品……生意好得很!”龟兹小巷原是库车市老城区晚清和民国初期街巷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于2023年5月开始改造。当地采用不拆建只添置的“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保留了巷子原来的面貌肌理,活化利用了老街区的历史人文。踏入龟兹小巷,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各种特色小店琳琅满目。游客们络绎不绝,他们或品尝美食,或在店铺前驻足欣赏,或在街头巷尾拍照留念。这里,已经成为了库车的一张新名片。


展望未来,续写辉煌篇章

回顾过去70年,库车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库车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围绕“十大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库车还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新的征程中,库车市将继续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奋勇迈进,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库车市融媒体中心:韩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