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古侗寨迎来丰收季,家家户户开启“晒秋模式”。五颜六色的农作物铺满鼓楼广场、吊脚楼阳台,构成一幅独具民族特色的丰收画卷,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芋头侗寨,目之所及皆是“丰收色彩”。村民们将刚收获的玉米、辣椒、糯米、南瓜等农作物,按颜色分类晾晒:金黄的玉米串挂满木架,火红的辣椒铺成“红毯”,雪白的糯米团摆成吉祥图案,与青瓦木楼、石板巷道相映成趣。侗族妇女身着传统服饰,穿梭在晾晒的作物间翻晒、整理,指尖翻飞间尽显丰收喜悦,成为晒秋图景中灵动的“点睛之笔”。
“以前晒秋是为了储存粮食,现在成了咱侗寨的‘金字招牌’。”芋头村村民吴大姐一边翻晒辣椒一边笑着说,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晒秋不仅保留了传统农耕文化,还为村民带来了增收新路径。如今,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游客既能观赏晒秋美景,又能体验打糍粑、织侗布等民俗活动,“家门口的丰收景,变成了致富的好光景”。
近年来,通道县依托侗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将传统晒秋习俗与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举办“侗寨晒秋节”,推出“晒秋+民俗体验”“晒秋+摄影采风”等特色文旅产品,让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新活力。
“晒秋晒的是丰收,更是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深挖民俗文化内涵,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让晒秋文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力量,让更多人感受侗寨的独特魅力,共享丰收的幸福滋味。(通讯员:龙愫、戴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