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温宿县托乎拉乡干部和群众共度中秋节
时间 :   2025-10-08 20:4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兰晓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秋的晨光照在托乎拉乡的大地上,金色的稻浪随着微风轻轻摇摆,空气中弥漫着稻谷与瓜果的清香。各村的文化广场上崭新的路灯杆挂起红灯笼,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家家户户的院门前均扫得干干净净,偶有几声鸡鸣犬吠,把节日衬托得祥和喜庆。


乡干部阿依古丽提着月饼礼盒,踩着平整的村内小路走进思源村一户群众家中。这路是去年刚修的,从前坑洼的土路早已不见踪影。她熟门熟路地来到艾买尔·库尔班家,一眼望去,院子里的葡萄架爬满藤蔓,一串串紫葡萄挂得慢慢的。“大叔,中秋快乐!”阿依古丽脸上带着爽朗的微笑。


艾买尔大叔连忙迎过来,黝黑的脸上皱纹都舒展开了,他穿着崭新的蓝色衬衫,手里还抓着大米:“快进来!您看,这是今年刚收获的!”他指着墙角的米袋,语气里充满幸福,“多亏乡里的种植技术指导,我家的水稻丰产,还养了稻田鸭,收入比以前翻好几番!”


阿依古丽把月饼放在桌上,看着窗明干净的新房,想起五年前第一次来这里还是土坯墙、漏风窗,不禁感慨:“大叔家的变化真大,日子越来越红火了!”艾买尔捧着月饼盒,摸着上面的“团圆”二字,洋溢着满心的喜悦:“这都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干部们常帮我们出主意,现在住得暖、吃得好,过节还有人惦记,感觉生活比蜜甜。”


河畔村,乡干部小李正在和群众忙着做月饼。不锈钢大盆里,低筋面粉早已备好,小李挽着袖子,跟着大姐古力娜学和面:“姐,这水加多少才合适?”大姐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手把手教他:“慢慢加,边加边揉,要揉得面光溜溜的才好。”她穿着绣着花纹的围裙,动作麻利地把面团分成小块,手掌一压一揉,就成了光滑的面团。


桌上的馅料丰富极了,除传统的豆沙、莲蓉,还有本地特色的核桃葡萄干馅,甚至有几户人家带来的自制的羊肉馅。小李拿起一块面团,擀成薄薄的圆皮,放上一勺馅料,学着古力娜的样子慢慢收口,可馅料总不听话往外冒。“别急,捏的时候要轻轻转着圈往上推。”古力娜凑过来帮忙,指尖翻飞间,一个饱满的月饼坯就成型了。两人把坯子放进刻着“福”字的模具,轻轻一压,脱模后的月饼带着清晰的花纹,惹得周围人连声称赞。


“我还是第一次做月饼呢!”小李擦擦额头的汗珠,脸上满是成就,“以前过节都是买现成的,现在和大家一起做,才知道这月饼里藏着这么多门道。”大家把做好的月饼摆进烤盘,一个大婶笑着说:“以前哪有条件自己做月饼,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才有心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托乎拉村,夕阳西下时,“亲戚”家中院子的桌子摆上了自己带来的月饼,香气四溢。大家围坐在一起,月光透过杨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拿起一块月饼,给大家讲起中秋节的由来:“相传古代,后羿射日有功,得到不死药,妻子嫦娥偷吃后飞上月宫,从此两人相隔万里,只能在八月十五这天遥望团圆……”


大家听得入了神,买买提大叔忍不住开口:“现在多好啊,交通便利,想见亲人随时能见面。我儿子在县城开饭馆,多亏乡里帮他协调门面房,现在生意红火得很!”热娜古丽大婶啃着月饼,连连点头:“是啊!我无儿无女,政府把我纳入低保,我现在真的后顾无忧了,还能吃到免费的月饼,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和同事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倍感温馨。同事说“乡亲们的好日子,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更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大家要像这月饼里的馅料,紧紧团在一起,才能格外香甜。”


月光渐浓,稻浪的清香与月饼的甜香混合在一起,无论是在托乎拉乡一大队还是九大队,在村委会还是群众家中,处处都有干部和群众一起过中秋节。月光下的广袤大地,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托乎拉乡的中秋节因这份民族团结的温情显得格外温馨。(通讯员:兰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