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时间 :   2023-06-27 23:4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周满荣 一审:周满荣   二审:宁基   三审:周秋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问政于民,知得失。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观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各种社会矛盾不断表现出来,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意的重要性对党和政府来说不言而喻。各级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听取普通百姓建议和意见,以使政府的政策更加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顺应时代民意要求,开门立法,减少社会矛盾摩擦,增进和谐,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建设中去。        
                                                                                                                                                             
问需于民,知冷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身处基层,大多党员干部扮演的是人民群众“服务员”的角色,如何做好“服务员”工作,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真正所想所需,保证决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计于民,知虚实。在基层开展工作时,充分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从群众中找对策,用民主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只有通过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才能真正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经常利用“榕易谈”“院坝会”“板凳会”等把大伙召集在一起,定目标、干事情、找办法、解问题、碰思路、求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先贤的智慧启迪我们,无论看问题、行政事还是做学问,都应当首先回归实践对象本身,从最直接、最基础的地方去问道求解,要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寨蒿镇人民政府 董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