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作风是干事创业的“风向标”,更是事业发展的“压舱石”。无论是推进改革攻坚、保障民生福祉,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唯有以“实”为底色的作风,才能破解难题、凝聚力量,为各项事业行稳致远筑牢坚实根基。
务实调研,让发展方向更“准”。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务实的调研才能找准发展的“痛点”“堵点”。摒弃“走马观花”式的走过场、“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沉下心到基层一线,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看“亮点”也看“难点”,把真实情况摸清楚、把群众诉求搞明白。唯有如此,制定的政策才能贴合实际需求,规划的路径才能契合发展规律,避免“拍脑袋”决策、“想当然”部署,让每一步行动都踩在点子上、落在关键处,为发展找准正确方向。
扎实干事,让发展步伐更“稳”。事业发展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靠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面对任务不推诿、遇到困难不退缩,把每一项工作都往实里做、往深里推。不追求“表面光鲜”的政绩,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是聚焦长远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培育升级,从民生保障改善到生态环境保护,每一项任务都抓细抓实、善作善成。唯有扎实干事,才能积小胜为大胜,让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有力,不断夯实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严实作风,让发展环境更“清”。严实的作风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粘合剂”,更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净化器”。严守纪律规矩,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信任、企业认可。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对待责任勇于担当,对待问题敢于较真,形成“人人讲实干、事事求实效”的良好氛围。这种严实作风能减少内耗、提高效率,为市场主体减负、为群众办事松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让各类要素活力充分涌流,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计划乡人民政府: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