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2026年医保缴费已经开始,医保缴费是群众健康的坚实保障,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民生纽带。在这项细致入微却又关系重大的工作中,基层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成为政策与群众之间最可靠、最温暖的桥梁。
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关键看基层。基层干部不能只当“传声筒”,把缴费通知往宣传栏一贴了事。群众可能对缴费标准调整有疑惑,对线上操作不熟悉,甚至对参保意义认识不足。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尤其是党员同志,主动走下去、沉下去。要会用乡亲们听得懂的方言土语,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把参保的好处、报销的流程、政府的补助算成“明白账”,把“为什么缴”、“怎么缴”讲清楚、讲透彻,让政策从纸面上的条文,变成群众心目中“值得花”的健康投资。
服务群众,贵在贴心。面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党员干部可以主动上门,或者在其子女返乡时提醒办理;对于外出务工的家庭,要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确保信息不遗漏。有时候,多一句提醒,多帮一下操作,就能解决群众的大难题。基层政府服务大厅、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应成为便捷缴费的“前沿阵地”,干部们要熟悉各种线上缴费渠道,耐心指导,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种“零距离”的服务,暖的是人心,聚的是民心。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基层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带头参保缴费,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宣传。群众看在眼里,心里才会更踏实。同时,也要及时收集和反馈群众在参保、报销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将一线的声音真实地传递上去,为政策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收缴的是保费,聚的是人心,筑的是防线。每一位基层干部躬身入局、真情服务的身影,就是党和政府公信力最生动的体现。把这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智慧和汗水,真正让医保政策的光辉照耀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剑河县磻溪镇人民政府:龙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