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时间 :   2025-09-16 21:3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胡守宇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成为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电信诈骗等风险威胁着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网络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安全新格局。


一、网络安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

互联网的普及让生活更便捷,但网络空间的隐患也可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从个人隐私泄露到网络诈骗陷阱,从虚假信息泛滥到关键基础设施遭受攻击,网络安全风险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老年群体常因缺乏防范意识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青少年可能因不良信息误导而影响身心健康;企业数据遭窃取会导致用户权益受损。因此,维护网络安全就是守护人民的数字家园。必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技术防护、提升公众素养,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让人民群众在数字化浪潮中安心畅游。


二、人民是网络安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网络安全靠人民”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网络空间治理不能仅依赖政府和企业,更需要每一位网民的力量。首先,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关键防线。据统计,超八成的网络攻击源于弱密码、点击恶意链接等人为漏洞。通过普及防骗知识、推广安全工具,可大幅降低风险。其次,网民应主动参与监督。面对谣言、诈骗等违法行为,积极举报是净化网络环境的有力行动。例如,“全民反诈”APP的上线正是依托群众力量,累计预警拦截诈骗信息数亿条。此外,社区、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培养青少年科学用网习惯,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安全生态

实现网络安全长效治理,需多方协同、多措并举:法治为基: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配套制度,严打网络犯罪,压实平台责任;技术赋能:鼓励企业研发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筑牢“数字防火墙”;教育先行:将网络安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活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国际合作:携手应对跨境网络威胁,推动构建和平、开放、合作的全球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事关人人,维护安全人人有责。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全民的觉醒与行动将是网络空间清朗的根本力量。携手践行“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绘制安全、可信、繁荣的数字中国新图景!(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人民政府:胡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