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强大引擎,外修环境,内育新风,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新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动力。我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环境提质,擦亮文明底色。乡风文明,始于人居环境之美。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前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整洁有序;曾经的泥泞小路,已被宽阔干净的水泥路替代;精心打造的小花园、小菜园点缀其间,实现了“一村一景、一户一韵”。村里还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自觉维护美好家园。优美宜居的环境,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更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村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移风易俗,树立时代新风。针对过去存在的陈规陋习,村级通过召开院坝会、“榕易谈”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孝敬老人等内容纳入其中,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负责监督执行,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设立“道德红黑榜”,对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表扬,对不文明行为进行适度曝光,起到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三、融合发展,激活产业动能。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带来了精神层面的富足,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将乡风文明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挖掘本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旅游线路,举办采摘节、民俗体验等活动,吸引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淳朴的乡风、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体验,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带动了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的发展,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提升。
乡风淳,乡村兴。面貌焕然一新,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们的精气神十足,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它的实践充分证明,厚植文化沃土,培育文明乡风,必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让乡村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榕江县乐里镇人民政府:李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