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增进民生福祉,要做到“三用”
时间 :   2025-09-09 18:5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朱腾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更要始终以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己任,把党的宗旨和初心践行到实处,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要用好“脚”,把实地调研工作做扎实。答案不在办公室里,答案在调研里。调研是里子工程,而不是面子工程,要把调研做好,就要迈开腿、沉下去,走进田间地头,听一听满含烟火气的真实心声,想一想社会各行各业的整体大局,在产业、就业、服务的细枝末节里观察趋势,体悟症结所在。要注重换位思考与持续跟进,深刻了解民生所愿、民生所期、民生所盼,要通过“当面问”的方式,把民生所求所诉列得更为清晰仔细。要形成“问题—调研—回访—复盘”的闭环,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调研做仔细做周全,让每一次走访都能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举措。


   要用好“心”,团结好群众力量共同奋斗。干事创业,需要团结群众共同做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组织者,把“圆桌会”“茶话聊”等利用好,引导群众“主动建言”。要围绕民生问题,搭建好解决流程,让每一条建议都有及时迅速的回应,每一项办理都汇聚群众智慧和力量。要创新部门协作机制,引入第三方观察与满意度测评,及时验证办理实效。要提升沟通能力,多用“家常话”拉近干群距离,多用“土话”讲解惠民政策;要鼓励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凝聚共识中,让更多普通人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来,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把发展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获得感,增进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用好“手”,用改革创新利器打通梗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往往要从根本上入手,通过改革创新这一利器解决。对于民生事务中的堵点难点痛点要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去寻求解决路径。要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在寻根究底、多方探索中,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想出改革创新的实招、硬招和新招。要提升公共服务的质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要创新工作思路,简化工作流程,通过打通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要抓住关键,聚集重点,精准靶向,以改革创新小切口撬动发展大变局。改革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敢啃“硬骨头”,敢试“无人区”,在敢闯敢创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要在坚持不懈中把改革红利转化为看得见的便利、摸得着的温度,使每一项政策都能变成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定水镇人民政府:朱腾华)